【中国扶贫】努力创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专访甘肃省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
精准扶贫 陇南在行动
努力创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专访甘肃省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
《中国扶贫》记者马丽文
编者按: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我市因大力发展“电商扶贫”获得“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其间,市委书记孙雪涛接受了《中国扶贫》杂志记者专访,《中国扶贫》杂志2015年第21期刊登了专访稿件,今日本报予以转载,敬请关注。
因大力发展“电商扶贫”,甘肃省陇南市获得“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这是全国“电商扶贫”模式首次上榜。10月1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之电商扶贫论坛期间,本刊记者专访了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他表示,要用电子商务创扶贫新路,努力开辟贫困地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近年来,陇南市把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扬长避短、创新思路,瞄准特困片区、聚焦特困群众精准发力,通过推进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等工作,有效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走出了一条符合陇南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
高点定位自我加压
《中国扶贫》:孙书记您好!首先恭喜陇南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陇南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您认为其贫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孙雪涛:谢谢,感谢社会各界对陇南发展的关心和关注。陇南市整体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2011年底,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多万,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贫困发生率53%,居全省第一。陇南的贫困,是生态资源约束型、自然灾害制约型、区域经济边缘型等多因素叠加形成的,整体性相对贫困与区域性绝对贫困交织,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典型性。陇南市在地理位置上是个死角,距兰州、成都、西安等最近的大城市都在500多公里以上。大多数贫困群众集中在深山林缘、高寒阴湿、半山干旱等生态脆弱的自然障碍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扶贫攻坚难度大,扶贫成本高,扶贫成果巩固难。
《中国扶贫》:面对这种现状,作为市委书记,您对陇南的扶贫开发工作是如何定位和谋划的?
孙雪涛: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对陇南的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在政策上提供支持、在项目上重点安排、在资金上大力倾斜。目前,陇南正处于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决战贫困、建成小康的关键时期。2013年,我们立足陇南实际,确定了在扶贫开发、生态文明、产业培育、城乡一体等方面快速推进,在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着力夯实,在电子商务、金融支撑、非公经济等方面集中突破的“433”发展战略,突出强调“扶贫开发要快速推进,在合力攻坚上迈出新步伐”,将扶贫开发作为快速推进的第一位工作,摆上了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创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的目标。
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有利于进一步总结扶贫工作经验。陇南历来是甘肃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在多年来的扶贫工作实践中,陇南人民曾经创造出许多鲜活的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的陇南扶贫开发“四个一”(一人一亩基本农田,一户一亩林果园,一户一年出售1头商品畜,一户输出l个劳动力),到新世纪的“一体两翼”(以整村推进为载体,以产业开发、劳务输转为两翼),再到现在的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我们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均探索出了适合陇南实际,具有陇南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为我们进一步改革创新、创造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有利于进一步凝心聚力,增强陇南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在当前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创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吹响了扶贫攻坚的“集结号”,打响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战,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凝聚共识、形成动力。
第三,有利于自我加压,提高工作层次和水平。我们提出“创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就是要高点定位,自我加压,跳出一般化的工作状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加快推进扶贫攻坚进程。
用“互联网思维”激发内生动力
《中国扶贫》:陇南为何能被国家确立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试点市,其优势何在?
孙雪涛:“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互联网超越时空的特征,激发了贫困地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我们扬长避短,把电子商务作为市级发展战略集中突破,及时纳入扶贫开发体系,搭建陇南优势资源与国内外大市场的便捷通道。为什么选择这个突破口?多年来,围绕扶贫开发,陇南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花椒、油橄榄、核桃等种植面积均居全国前列。但由于陇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优质农产品普遍存在销售难题,严重制约农民增收。短期内高速公路不可能修到每个县,但信息高速公路进村入户的条件已成熟。
当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采取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且还可能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互联网已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发展电子商务,陇南可以扬长避短,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刀刃上。刚提出发展电子商务时,很多干部感到很茫然,觉得离现实情况太遥远,无从下手。但经过两年多努力,陇南电商异军突起,电子商务已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模式。市内涌现出来“核桃书记”“苹果县长”、大学生村官张璇、残疾人张攒劲等一批发展电商的典型。
例如礼县的苹果,在当地一斤只卖到3元,现在通过电子商务网上销售,一箱10斤卖70元,一天能销售一万多箱,并且外地客商压价收购苹果的现象也没有了;陇南的土蜂蜜,原来一斤卖20-30元,现在通过电子商务,一斤卖到70-80元;陇南的放养土鸡、土鸡蛋、花椒、核桃、油橄榄等农特产品,由原来的“深藏闺中人未识”,也纷纷走向全国。目前,全市开办网店6000多家,2015年农产品网上销售11.7亿元,直接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06元,促进就业2.6万人,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发展格局,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地区“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大众创业、协会规范、微媒营销、示范带动”的电商扶贫路子。
《中国扶贫》:现在,电商扶贫已成为陇南的一张名片,您能否分享一下陇南在开展电商扶贫过程中所探索出的创新举措?
孙雪涛:说到创新举措,总结一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先托后扶再监管。立足于陇南欠发达的实际,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功能,一方面大力宣传电商发展门槛低的优势,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外出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推动思想解放,形成发展共识,营造了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在电商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初期像对待婴儿一样呵护关爱、精心培育,中期像对待小学生一样帮教培养、提供保障,后期像对待成人一样严格要求、规范运营,特别是着眼于陇南电商健康发展,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建立质量追溯制度;成立电商协会327个,建立行业自律规则和退出机制,规范交易行为,提升了陇南电商信誉。
二是企业主体生活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采取借力淘宝等国内营销平台和自建网络营销平台“两条腿”走路的办法,着力夯实电商发展基础。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起了西北首个地市级淘宝“特色中国•陇南馆”,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千县万村”计划项目在武都、成县建成运营;引导传统企业加快建设网货供应平台、物流中心,启动建设了市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和农产品交易中心。支持通讯企业加大网络建设力度,扶持物流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快递代办点500多个,有效解决了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大众创业齐上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充分发挥陇南电商学院的主阵地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培训电商人员8万余人次,其中1100余名贫困家庭“两后生”开办了网店,个别学员销售额已达数10万元。推动“网吧变网店、网民变网商”,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农村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带头开办网店,带动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大户和农产品经销商开办网店。特别是选择在450个特困村开办网店,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代购生产生活资料,探索形成了“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和“一店带多村”等电商扶贫模式。
四是三商联动棋一盘。立足于解决电商发展突出问题,全力推进电商资源整合,力促生产商、网商、服务商“三商”联动,上中下游协同配合,对接市场需求研发网货,力争形成整体的产业链条。尤其是利用电商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形成的倒逼机制,深入开展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销售市场化、产品品牌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活动,着力提高陇南网销产品质量,推动电商扶贫向更高层次发展。
五是微媒营销天地宽。把“新媒体营销”作为电商扶贫的“助推器”,充分运用全市2900多个政务微博、377个政务微信公众平台、385家政务网站和众多个人微博微信组成的微媒体矩阵,印发《陇南政务微博》《陇南网店大全》等资料,宣传陇南优质农特产品,向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希望无限的陇南。目前,陇南苹果、核桃、花椒、油橄榄、土蜂蜜、养生药膳等一批农产品品牌逐渐形成,我们不仅把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卖出了好价钱,更重要的是促进贫困群众树立了“互联网思维”,开辟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六是示范带动促发展。我们坚持因村施策,按照贫困农户创业型、能人大户引领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乡村干部服务型等电商扶贫网店建设类型,在全市选择了450个贫困村,开展一村一店试点,建立网店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以保护价优先收购、销售贫困户农特产品,并义务为贫困户代购生产生活资料,代办缴费、购票等业务,通过提高价格降低支出助农增收。目前,全市450个试点村已经开办网店580多个,试点村网店销售总额超过1.8亿元。
以干克难砥砺前行
《中国扶贫》:除了电商扶贫之外,陇南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还有哪些创新之处?
孙雪涛:陇南地域条件和贫困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路径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必须要结合陇南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近年来,我们在精准扶贫方式方法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
一是抓特困片区合力攻坚。把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作为落实区域精准和对象精准的重要举措,按照“打造一片、完善一片、交账一片、放手一片”的要求,坚持先难后易原则,先扫盲区,先补短板,先啃硬骨头,将领导力量、帮扶力量、项目资金向特困片区倾斜,分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特困片区合力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坚持将9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向特困片区倾斜安排,80%以上的涉农项目资金向特困片区打捆安排,把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危房改造、道路建设、安全人饮等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注入到片区攻坚的项目盘子中统筹使用。2015年,我们投向特困片区的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占总额的93%,整合行业部门40多亿元集中用于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使特困片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短期内得到显著改善。
二是抓产业扶贫挖穷根。把产业增收作为精准扶贫的根本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因村因户施策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截至目前,全市特色农业基地面积达到1052万亩,总产量373万吨,其中花椒208万亩,油橄榄45万亩,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核桃360万亩,面积产量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二;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16个,获得国家和省名牌奖的产品36个。农业特色产业对贫困群众的增收作用不断增强。同时,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积极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并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入股,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做到扶贫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龙头企业(合作社)走、龙头企业(合作社)跟着市场走,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特色产业成为农村群众收入的半壁江山。
三是抓金融扶贫破解融资难题。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村产权确权抵押贷款交易中心,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资金池,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17家、小额贷款公司24家,累计发放“三权”抵押贷款23亿元、双联惠农贷款13.6亿元、发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贴息贷款7593万元,发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10亿元。建立扶贫资金互助社688个,注入扶贫资金1.3亿元,启动了扶贫互助资金金融改革试点,探索利用扶贫互助资金作为抵押的办法,撬动更多的金融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融资难题。
四是抓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针对一些特困地区群众自然严酷,“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实际,积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坚持政府积极组织与群众主动参与相结合,整村推进、一事一议、农村电网改造、危房改造、交通水利等项目资金与易地搬迁相结合,积极争取专项扶持资金,有效整合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资金,优先实施安置区基层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五是抓旅游扶贫改穷业。依托陇南生态优势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了一批具有陇南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同时,突出“互联网+乡村旅游”理念,通过乡村旅游资源与互联网的无缝链接,满足了游客网络预订购物、体验分享、交流互动的消费需求,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通过积极实施“百村千户万床”示范工程,促进农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全市累计建成新农村1249个,建设省级“美丽乡村”17个,开办农家乐800多户。康县凤凰谷、康县大水沟、宕昌鹿仁村、两当云屏、文县石门沟、文县草河坝,这些村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全部爆满,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各景点纷纷打出了客满通知。游客们赏乡村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临走的时候,近一点的客人直接把山里的土鸡、土鸡蛋、山野菜装满后备箱,远处的客人还通过网店直接发货回家。
六是抓双联帮扶凝聚社会力量。近年来,陇南市按照“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要求,把推动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活动开始以来,省市县乡各级1500个双联单位联系2500个贫困村,3万多名双联干部联系近10万户贫困户,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联系和与贫困户的稳定对接。三年来,各级双联单位共争取各项帮扶资金50多亿元,为群众帮办实事3.8万件,有力推进了陇南的扶贫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