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扶贫办“五大课堂”提升农民素质

16.10.2014  16:49

  原标题:从根本上提高贫困户“造血”本领

   ——省扶贫办“五大课堂”提升农民素质

   扶贫先扶智

  中国甘肃网10月16日讯 据甘肃法制报报道 大山川村是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省级试点村,经过几年发展,如今的大山川村,一排排的砖瓦房整齐有序,一条条硬化的巷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栽植着各种树木,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靠党的富民政策!”村民们表示,通过开展各种培训,组织参观学习别人的致富经验,让大家从自身技能上有了提高,增强了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

  大山川村全村6个村民小组,以前大部分村民就近从事苦力型务工,缺乏一技之长。为此,省扶贫办在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以“固定课堂”经常培训、“流动课堂”上门培训、“实践课堂”现场培训、“竞争课堂”比学培训、“专家课堂”专题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五大课堂”,提升农民素质。

  “固定课堂”依托村文化活动广场和党员活动室,开展电气焊、汽车驾驶、计算机、果树修剪、沼气技工、烹调、缝纫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500人次。

  在此基础上,省扶贫办组建文化科技、农村实用技术、劳动技能3支培训小分队,开设“流动课堂”,采取“菜单式”培训,流动办学,送教上门,举办培训班26期次,受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共计6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深入开展以“加强工作创新、培育工作亮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打造高架塑料大棚、优质果树种植、珍禽养殖等10个示范点,并开设了“实践课堂”,组织党员现场观摩致富能人介绍经验,加强了培训效果。开展“同步小康先锋号(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深入开展“竞争课堂”。邀请农牧、法律等方面专家学者开展“专家课堂”,讲授新农村建设规划、草畜产业知识、农牧民法律知识,使群众享受到较高水平的教育培训。

   建设和谐新农村

  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大山川村抢抓国家扶贫攻坚和省委双联富民行动的政策机遇,着力提升农民收入。依托高架塑料大棚绿色蔬菜区,通过双联惠农贷款、扶贫互助资金、贴息贷款,为绿色蔬菜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带动农户发展高架塑料蔬菜大棚220座,并配套建成日光温室1座,用于培育塑料大棚及露天蔬菜种植菜苗。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露天蔬菜种植400亩,新建高架镀锌塑料大棚20座。广大蔬菜种植户更是当年见效益,当年收成本,种植户户均收入增加1.5万元。

  为进一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办事,在省扶贫办、县新农办等各级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投入732万元建设了集成农家书屋、卫生室、农行代办点、便民超市、文化活动中心“五位一体”的大山川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为美化大山川村居民人居环境,整合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建成仁和山川家苑小康住宅60套,配套解决水电路问题,安装太阳能路灯,栽植绿化香花槐,使人居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借鉴先进经验、技术和经营理念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在大川村发展苹果种植1000余亩,辐射带动312线的5个村发展优质果品种植6000余亩。引导广大群众依靠科学技术和田间精细化管理来确保发挥应有效益,为群众培育富民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省扶贫办的帮扶下,大山川村的变化日新月异。现在,大山川村已经成为一个集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优势产业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在一村的一个综合性典型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