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千年丝路的梦想

06.09.2016  15:34

欧阳坚

  最近,我在兰州观看了联排中的2016年版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演出,这和过去几次在北京观看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从文化的角度、艺术的角度,还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新版都对这一中国舞剧经典做出了新的诠释。可谓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又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丝路花雨》诞生已经37年,先后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800余场。新版在剧情不变、人物不变、敦煌舞风格不变的前提下,尝试用全新的形式讲述这个古老的故事,彰显了史诗般的艺术光芒。“丝路”依旧,“花雨”常新。这部优美的舞剧,再过10多天,将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精彩亮相,以国际水准和新的形式演绎这台经典舞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当戏幕拉开,熟悉的驼铃又一次响起,英娘、神笔张、伊努斯穿越天际,迎面而来,我仿佛又踏入了千年前的河西走廊,站在了盛唐繁华的敦煌街头,身起舞、心飞扬、情难抑,竟不能自拔。这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来自何处?这无疑是文化的力量,是艺术的魅力。这种震撼和感动历经三十余年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愈加强烈。这也许是因为我如今身在甘肃、亲近敦煌、心系丝路的缘故。在甘肃全力抢抓“一带一路”构想历史机遇、有序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背景下,新版《丝路花雨》用舞台艺术的形式去呼应“一带一路”构想,去呼唤世界人民所共同追求的和平、发展、友谊、交流的时代主题。作为举办文博会的东道主,一部舞剧,承载着梦想。在首届文博会上,新版《丝路花雨》将作为开幕式演出以飨嘉宾,为国内外观众奉上一场精彩厚重的文化盛宴。我相信,当梦想的画卷徐徐展开,各国嘉宾一定能从《丝路花雨》中感悟到“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是沿线国家和人民过去、更是今天共同的梦想与期盼,随着其建设和推进,必将再造昔日的繁荣与辉煌,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与希望。

  《丝路花雨》星光熠熠三十七载,风靡浸润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深打动了四百多万观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舞剧中凝聚了人类千年不变的梦想——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神往。无论是神笔张、英娘对西亚商人伊努斯的无私相救,还是他们父女相互思念、期待团圆;无论是神笔张舍生忘死勇救伊努斯的商队,还是伊努斯仗义疏财使神笔张、英娘父女团聚,无一不体现了和平友善、互助互爱的人性之光。

  两千多年来,柔软的丝路联结中西,情牵各族人民。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和亲公主的迎送队伍、长途贩运的商旅驼队、传教取经的高僧大德,穿越漫漫黄沙,往来不绝于道,解忧公主、鸠摩罗什、玄奘、马可波罗的身影,仿佛还在丝绸古道上穿梭。这些,都加强了沿线各民族在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领域的交流融合,增强了彼此的互通互联、互知互信。丝绸之路见证了沿线各国盛衰兴亡的历史,更记载了所有国家奋发图强、繁荣崛起的历程。张骞两使西域,班超封侯定远,隋炀帝举办万国博览会,“二十七国交谊会”上使者把酒言欢……时光早过隙,往事越千年。古人在追求国家繁荣富强过程中体现出的忍耐、坚持、胆魄、智慧和担当,即使今天也仍然呈现着不朽的辉煌。

  个人因有梦想而伟大,民族因有梦想而振兴,国家因有梦想而富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号召沿线国家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振兴,为沿线国家和人民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梦想画卷。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丝路花雨》从诞生到现在,37年来不辍努力,常改常新,毋庸置疑,已成为世界经典舞剧中的一枝奇葩;从初创到现在,一代又一代剧创组的成员们,精雕细磨,琢璞成玉,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永远创新的大工匠精神;数代英娘,风华绝代,历久弥新,以生动唯美的艺术形式,演绎了在盛世大唐,横亘欧亚,绵延万里,持续千年,为人类文明演进与交流发挥过巨大作用的丝绸之路。

  这是一台具有甘肃气质、甘肃禀赋的舞剧。

  这是一部体现人类和平、世界友好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