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戒毒“联姻”公安禁毒携手推进戒毒社会化
本网讯(记者 赵志锋)“我丈夫每次从戒毒所出来都说要好好生活,但没过多久就又复吸了。”说起自己的丈夫王某,何女士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今年28岁的王某,目前正在甘肃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这已是他第三次复吸了。
听了王女士的话,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科科长白鹏飞对她说,王某目前在所里表现很好,多次表示这次一定要戒断毒瘾,作为家属一定不要放弃他,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段对话的地点不是在戒毒所内,而是在甘肃酒泉市肃州区西文化街社区。近日,省戒毒局局长韩全利率领全省司法行政各戒毒所所长、管理科长、教育科长,与该社区的20多名戒毒人员家属进行了交流、互动,力促把亲属对戒毒人员的漠视转化为关爱、帮扶。
今年初,省戒毒管理局部署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戒毒工作社会化进行试点,酒泉市肃州区是试点地。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社会化现场会近日在这里召开。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现场会邀请了公安禁毒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司法行政戒毒部门与公安禁毒部门联合起来,破除以前戒毒工作“各管一段”的局面,两部门开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戒毒工作社会化水平。
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王双时介绍,今年1月,该所正式对酒泉市肃州区籍戒毒出所人员采取后续照管措施,经多方沟通协调,与酒泉市禁毒办等部门签订了《戒毒工作社会化联系工作机制》,定期走进社区开展帮扶,并在肃州区美沙酮门诊设立了心理辅导室,目前已经累计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心理服务40多人次。
王双时说,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戒毒工作社会化效果初步显现。据统计,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在肃州区后续照管的119名戒毒康复人员中,至今保持戒断的有100人,戒断率达到了84%。
据了解,今年,省禁毒办印发了《省司法厅关于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全面加强与公安禁毒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推进戒毒工作社会化。
韩全利介绍,各所按照方案的要求,积极探索出所人员后续照管措施。目前,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已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较多的甘肃省广河、东乡两县建立了工作指导站,与当地禁毒部门协商确定了工作原则、时间及任务;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和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都已制定了《指导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职责》。
截止目前,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共发放爱心服务联系卡638张,开展家庭走访112次,电话回访547次,开展团体心理咨询21次、个体心理辅导33次,出所无缝对接率达100%。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在省禁毒委确定的全省18个吸毒人员千人县举办了社区禁毒专干培训班20场,累计培训专干、禁毒志愿者2173人。
据了解,目前,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探索建立戒毒场所、禁毒部门、戒毒出所人员、戒毒人员亲属、社区戒毒机构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后续照管机制,初步形成了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模式无缝对接、协调配合的社会化戒毒工作体系。
省禁毒办副主任史文邦说,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推进戒毒工作社会化,是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戒毒工作的创新之举,公安禁毒部门与司法行政戒毒部门衔接更加紧密,出所人员后续接管措施落实更加到位,为吸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史文邦要求,各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协调配合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开展工作,确保司法戒毒工作社会化顺利推进。各地禁毒办要加强与各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协调联络,建立联络机制和定期协商交流制度,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次现场会,使大家认识到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是法律有规定、社会有需求、群众有期待、我们有能力做好的一项工作。”韩全利强调,戒毒工作社会化的发展趋势需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在省禁毒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落实“人员回送无缝对接、跟踪服务无缝对接、家庭和社会帮教无缝对接、教育戒治无缝对接”,与公安、地方司法行政、社区等部门共同为戒毒人员打造后续照管平台,营造更加纯净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高戒毒工作水平。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