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任挑战”比“冰桶挑战”更难

22.08.2014  04:29

    网络时代,慈善机构只有习惯在网民严格的监督和苛刻的质疑下,更透明、更规范地运作,全力打造盛装爱心的“玻璃口袋”,才能逐步重塑中国慈善的公信力。

    一项承载慈善使命的“冰桶挑战”正在社交媒体上火热地进行。随着一桶桶冰水醍醐灌顶,“渐冻症”等罕见病群体在国内得到空前的关注,专项爱心捐款也大幅增长。借助互联网时代裂变式传播的魔力,科普知识和爱心得到了快速高效扩散。

    然而,唤起大家的关注和善心只是开始,从一个带有游戏意味的网络慈善创意推出,到慈善参与者付诸行动捐款给慈善机构,再到善款真正用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这是一个完整的慈善链条。任何一个链条断裂,都达不到慈善的最终目的。“冰桶挑战”只是借助网络传播和策划创意的力量,走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现在,这一棒交到了慈善机构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参与“冰桶挑战”的一些企业家和名人选择捐款给国际慈善机构,个中原因值得深思。这恐怕与近年来,各种网络事件引发的对于一些慈善机构、慈善基金的信任危机有一定关系。

    事实上,网络时代,无论形式怎么变化,慈善事业的内核永远基于信任和诚实。要想重获公众信任,慈善机构必须拿出更透明的公开力度,更规范的工作流程,更高效的慈善效率,这样才能经得起网络时代的考验。

    慈善的力量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如同阳光、空气和水。当“喂食爸爸”嘴对嘴喂食患病幼女的图片通过网络快速传播,激发起公众的爱心,善款如潮涌来,一个小女孩的病痛和一个农村家庭的困境迅速因为网络和慈善的力量得到治愈。这证明网络与慈善结合,可以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正面效应。从另外一方面看,网络时代,网民对慈善机构无处不在甚至有些苛刻的监督,同样是一种正面效应。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中华民族的善心源远流长,慈善事业有着很好的社会根基。网络时代,慈善机构只有习惯在网民严格的监督和苛刻的质疑下,更透明、更规范地运作,全力打造盛装爱心的“玻璃口袋”,才能逐步重塑中国慈善的公信力。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