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鲁土司衙门
秋临鲁土司衙门 马军摄
坐落于大通河畔永登县连城镇的鲁土司衙门,应该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最沉默的。欲见土司衙门,要走过一条百米来长、青条石铺砌的街巷。街巷尽头是一个轩昂高耸的牌坊,色彩早已斑驳陈旧,似乎向人们诉说着数百年的沧桑,只是正中“世笃忠贞”的匾额却赫然醒目……牌坊后侧有一大片宫殿式建筑,挤挤挨挨,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壮观而雄伟。
远远出乎我的想象,鲁土司衙门竟然是这样大的一个所在!据介绍,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土司庄园,有“西部小故宫”的称谓。
踏上六扇门的台阶,一块黑色大理石石碑耸立着,提醒着游人将要进入鲁土司衙门旧址。一进入这扇被岁月洗去铅华的大门,本真质感的建筑次第呈现在眼前。在这样的建筑群中行走,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每迈开一个脚步,都在与历史进行着一次应答。
我极力用眼睛和心灵触摸这座六百多年的深宅大院,希望内心想要探寻的故事会一一铺展开来。但是,嗅闻着宅院隐隐散发出的、一种只有时间才能酿就的气息,数百年的过往却只浓缩成少的可怜的只言片语。
几百年来,鲁土司承担着征调、守卫、朝贡之责,北御蒙古势力的侵扰,南稳番族部落。
鲁土司给我们留下了绝妙的建筑遗存、珍贵的文化宝藏。作为一个历史存在,鲁土司显然是长寿的,至民国废除,共传了十九世、二十四位,维系长达五百多年,时间几乎胜过任何一个朝代。
令人惊讶!五百多年啊,就是滴水也快穿石了,可是土司衙门除了遗迹、文物,却少有故事,更没有美丽传说!
就是有一个,也晦暗得让人窒息。当地流传有“面头土司”的故事。据记载,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掠西北,鲁土司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被枭首示众。家人安葬时,因为没有脑袋,只能用面团代替。
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这是令人感喟的一幕。李自成起义,功过自有公论。但是,鲁土司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作用不容回避。
作为身处那个时代的人,鲁土司身上刻有当时磨灭不了的印记。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评价一个人会有很大不同。但是,我相信,无论鲁土司还是我们,在对待祖国领土这个大命题上,原则只能有一个——就是维护统一和完整!
与南方、甚至甘肃一些地方相比,位于两省四县交界地带的连城算不上富裕,虽然她素有“八宝川”之美称。但是,她又是富裕的,因为,她孕育滋养了“西部小故宫”的鲁土司衙门和“世笃忠贞”的二十四位土司。我想,每一个维护国家统一的行为,都是可贵的,每一个维护国家统一的人,都是永垂不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衷心地膜拜连城和鲁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