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教师】执笔无言写春秋 谦逊恭谨为师表 ——记全国模范教师柴守玺教授

12.09.2019  04:42

人物简介: 柴守玺,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物栽培专业委员会小麦学科组副组长,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农业部小麦产业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甘肃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小麦专家,九三学社甘肃农业大学支社主任委员。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主持选育出两个国审旱地春小麦新品种“西旱1号”和“西旱2号”、一个省审旱地春小麦品种“西旱3号”。由于在小麦抗旱育种栽培上的成果突出,多家媒体对他的个人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

 

从和柴老师联系到最终采访,这中间经过了近13天的时间。不是因为拒绝和说服,而是因为柴老师的忙碌。刚在外地出差近半个月回来,就马上赶去省上,然后开专业会议……柴老师的生活是“”的,不仅是忙,更是充实。

2006年至今,他主持完成西旱系列4个旱地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其中“西旱1号”和“西旱2号”相继被农业部遴选为国家级重点示范和主推品种,开始在省内外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及时解决了西北旱地春小麦优良品种严重短缺局面。近年他还主持研发出“旱地秸秆带状覆盖还田”新技术,提出新的现代绿色循环旱农技术体系……

一提起柴守玺,大家就会想起这些成就。但除去科研人的身份外,他还是高校教师,奋斗在教学一线心系学生发展;他还是基层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产技术培训,为农户带来福音。在第三十五个教师节前夕,柴守玺教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山沟里走出的博士

先辈世代耕作留下的是贫瘠的土地,生于斯,长于斯,柴老师的成长一直伴着这片黄土,全国干旱贫困县甘肃会宁县塬边乡柴家湾村。或许也正因为此,催生了他对农业的热爱。高考结束,柴老师报考了甘农大的农学系。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会宁县的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小麦抗旱育种研究,工作期间成功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所的硕士研究生。听起来就让人赞叹,但谈起这一段经历,柴老师感慨地说,“考上硕士不容易啊”。既要工作,又要学习,忙是避免不了的,他经常要学习到深夜才能入睡。背诵是最头疼的事情,“经常刚背完就忘了”,只能一次次地重复,不断熟悉。

即使这样,柴老师考取硕士研究生时也是奋战三次才“高中”。第一次报考时,70名同学只录取一个,柴老师考了第二名,成为了剩下的七十分之六十九;第二次报考时,没有复习到位,考得“不好”;直到第三次,才终于成功。苦尽甘必到,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从研究所毕业后,出于照顾家庭的需要和对学校的热爱,柴老师选择来甘农工作,然后在学校攻读博士学位。除去读博期间公派留学瑞士外,此后他就一直留在学校,一头扎在了“小麦抗旱育种”上,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春播夏收,都坚持在研究和生产的一线。《甘肃日报》头版的一篇文章曾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从山沟里走出的博士”,恰如其分。

传道授业

柴老师自1989任教以来,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任务都承担过。面对这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柴老师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其中面对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柴老师最引以为傲的。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贯穿到课堂中,引导本科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农爱农”,用责任和担当来启发学生、用严谨和求实来影响学生。他要求硕士生要“做研究”;博士生要“做创新”。

常磊老师从进入学校,到博士毕业留校都是柴老师的学生。“大年三十,别人都在热热闹闹地过新年,老师会拿着电脑在老家批改论文直到凌晨3点”,常磊老师经常被老师的这种认真和负责所感动。

柴老师批改论文前会阅读与学生研究课题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始批改。重新计算数据、核实结果,有明显错误的、有疏忽的都反馈给学生,一篇论文至少要求学会生修改六到七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大包大揽’”。学生做研究的方向也是柴老师要严格把关的,他要求学生做研究要“走在学术前沿,围绕国家和当地的重大技术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从教学到现在,柴老师一直严谨负责,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几十年如一日,执着于教书育人,深刻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曾在2017年荣获甘肃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柴老师是“严师”,也是“慈师”,在学业上对学生高标准高要求,在平时生活中对学生细心照顾。“老师对待我们就和对待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关心着很琐碎的事情,吃饭、添衣,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寻找他的帮助”,常磊老师说道。

有次柴老师带队去定西做实验,从学校出发时天气很好,同学们都穿得比较单薄,去了当地后温度突然变低,一行人只能靠抱住胳膊多走动来提高自身热度。柴老师看到后没有说什么,却默默记到了心里。在去市里开会的时候,给每个学生都带回一条毛裤。礼轻情却重,学生们都很受感动,“老师虽然很忙,但是依旧很关心我们”。

第一天晚上做实验累了,第二天可以睡懒觉;一桌人吃饭,一定是老师让学生,博士生让硕士生,硕士生让本科生;这是柴老师和学生们外出做实验时的“传统”。因为经常要带着学生去乡间做试验,柴老师对安全格外重视,制定了详细的规则条例,“如果有人要请假,必须有正当合适的理由”。

学生犯错误时,柴老师一般以鼓励为主,辅之以批评,他说“都是些孩子,要‘哄’着来,这样会更容易接受些。”他与学生亦师亦友,守得春风和畅,亦得桃李芬芳。

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有这样一组数据:粗略统计,柴老师每年累计在示范基地工作的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每年的科研行程都在3万公里以上,几乎跑遍了甘肃主产小麦所有县区。

什么品种好?”“在哪可以买到?”“旱了怎么办?”……这是柴老师在基层指导时经常听到的问题。面对农户的问题,柴老师耐心解答,亲身指导。在通渭时,柴老师给当地农户做种植技术培训讲座、现场指导种植技术,为农户送上自己的培育的种子。田地有什么问题,立即与当地政府沟通解决。和柴老师同行的常老师说,“每次走在田间地头,都看不出柴老师是一名教授,仿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柴老师同时还是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科研推广,将应用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旱1号”到“西旱4号”,柴老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增加纯收益4亿元以上。遇到重大灾害,柴老师也总是出现第一线,从种到收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因地制宜地及时提出各种技术指导方案和应急对策。

2009年,全国遭遇春季大旱,甘肃也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的春旱。面对大旱危情,农业部成立由主要司局领导带队的七个抗旱督导组,柴老师被指定甘肃督导组首席技术专家,国家小麦产业体系抗旱救灾甘肃组组长。看到土地干裂,作物颗粒无收,柴老师心里着急,一遍又一遍地下地观测,最终根据各地苗情旱情,及时提出了“镇压提墒、早春划锄、抢墒覆膜、雨雪过后趁墒追肥”等一系列实践证明快捷有效的技术措施,为我省乃至全国小麦在大旱之年未减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田野里产量逐年增加的小麦和农户满满的谢意是柴老师最大的收获,“我要一直这样干下去,我们的技术就是要让老百姓将饭碗可靠地端在自己手里”,柴老师说道。他在土地上长大,正用自己一身的本领来回报土地。

近两年柴老师主持、参加编写了《甘肃省小麦生产技术》《 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问答 》《甘肃省小麦生产潜力与技术对策》等多本科普性读物。科普性读物是为了让农民看懂、读懂,要“接地气”,而柴老师却是钻研学术的人,一般多使用专门科技语体。为了达到目的,柴老师没少下力气。在生产实践中收集资料、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交谈,一遍遍修改底稿,在长时间的打磨下,终于编著完成出版。

采访柴老师的短短1个小时里,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其他人做得比我好多了”,谦逊平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柴老师是学生眼中的“大先生”,用广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品德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

记者手记: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学生爱护有加,对待科研严谨细致,“躬耕治学,严谨待物”,这八个字真正地成为了柴老师宝贵品质的真实写照。他是园丁辛苦耕耘,也是蜡炬奋力燃烧,他在用自己的科学研究改变着这片土地,用自己的宝贵品质影响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