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建市以来白银林业发展纪实

09.09.2015  12:42

沐雨栉风三十年  林业建设谱新篇
  ——恢复建市以来白银林业发展纪实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地处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森林植被稀疏,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造林立地条件差,但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自1985年恢复建市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林业建设按照“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黄河绿洲”的总体思路,依托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使林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到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733.83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3%,其中:有林地83.96万亩,疏林地2.19万亩,灌木林地336.12万亩,未成林地31.84万亩,苗圃地0.35万亩,宜林地279.3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4.09%,与恢复建市初的2.80%相比,净增了11.29个百分点,林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生态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环境明显改善。自恢复建市以来,特别是1998年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城区大环境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以来,我市生态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自1999~2014年,全市累计完成各类人工造林352万亩,完成封山育林86.70万亩,天然林资源管护达到113.3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纳入补偿达到206.97万亩。经过30年的生态建设,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山川林木郁葱,大地染上绿色,天空变得蔚蓝,空气日益清新。
  ——林业产业快速推进,果农收入持续增加。在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充分依托森林资源优势,按照“项目带动,做大做强”的建设方针,以加快林业产业绿色转型为目标,以基地化、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建设为重点,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民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抓手,推动了全市林业产业建设快速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示范片、示范园建设,林果、种苗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逐步凸显。截止目前,全市发展各类经济林98.29万亩,其中:枸杞、大枣、苹果、梨、核桃等名优特新经济林面积50.81万亩,2014年林果产业年产值达20.42亿元,林下经济产值达7.14亿元。“御液香”梨荣获国家级农产品金奖,“高原宏”枸杞、“条山”早酥梨和苹果荣获国家级绿色食品金奖,靖远小口大枣通过国家地理产品标识认证。活力木蓄积量达到110.19万立方米,国有林场(圃)达到15个,全市依托景泰县寿鹿山,会宁县铁木山、东山,靖远县哈思山、法泉寺等林区景观优势和森林旅游资源,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
  ——林政执法体系不断健全,资源保护成绩斐然。森林资源管护是林业建设永恒的主题,“三分栽,七分管”,市、县林业部门将管护作为整个林业建设的重头戏,不断加大依法治林的力度,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一是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加强林地林权管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林政资源管理不断规范。市、县区成立了森林公安(分)局,执法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机构设置更加健全,林政执法和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形成了以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管理为核心,资源利用管理为重点,综合监测为基础,监督执法为保障的工作格局。二是森林防火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不断加强防火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防火通讯、监测、装备体系,形成了政府主抓、社会力量全面参与的森林防火格局,建市以来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三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成果显着。广泛普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深入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全市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双增长,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止2015年6月,全市(不包括金鱼公园动物园)有国家级保护动物40950头(只)。四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长足发展。建成国家级中心测报点2个,省级2个,2个全国无检疫对象苗圃,1个隔离试种苗圃,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设施不断完善;积极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绿剑2011”、“绿盾2012”、“绿盾2014”等林业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实现了防治手段由一般治理向综合工程治理转变,种苗产地检疫由原来的85%提高到100%。年监测覆盖率达90%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林下经济快速发展。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举措。市县林业部门坚持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围绕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培育产业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系列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了集体林权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林业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截止目前,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共确权颁证242.06万亩,颁发林权证14.53万本,其中,家庭承包经营232.06万亩,累计完成林权流转面积11.49万亩,实现流转金额495.29万元;累计完成林权抵押面积3.78万亩,先后以林权抵押、林权信用及林权担保等方式争取林权抵押贷款累计11165万元。
  ——项目施工管理日臻完善,工程建设逐步规范。近年来,我们把重点工程管理作为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在技术管理上,进一步强化了作业设计管理,把作业设计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指标之一进行严格考核;在施工管理上,推行工程监理制,从过去只注重结果管理转变为既注重结果管理又注重施工过程管理的全面质量管理;在投资管理上,全面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封闭运行,并逐步推行报账制;在苗木供应管理上,全面实行“定点育苗、定向培育、定向供应、签订合同”的“三定一合同”制和“两证一签”制,并积极推行苗木供应招投标制;在检查验收上,实行县级自查、市级复查、省级核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并进一步强化了县级自查和市级复查的力度以及逐级通报制度,确保了林业工程建设质量。
  30年来,白银林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也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经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管理。建市以来,历届市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工作,始终把林业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成立了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主要领导为生态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的林业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把林业建设纳入各级领导实绩考核中,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严格目标管理,使全市林业建设出现了“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干”的新局面。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工作,提出抢抓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每年完成造林面积32万亩的目标任务,并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各县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把林业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强力推动,极大地促进了全市林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强化科技引领,提高工程质量。严酷的自然条件、特殊的生态区位和脆弱的生态状况决定了白银生态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保证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市在林业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和强化科技支撑的原则,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治理模式和树种,积极采用雨水集流造林技术、节水灌溉造林技术、杨树伐根嫁接毛白杨技术以及生根粉、保水剂应用技术等适用成熟的先进科技成果和“集流”整地、截干、蘸浆、深埋深栽、浇足定根水、树基覆膜、铺草等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机、有序的精装组合,在生产中分层次、分系列集中投放,集中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科技效应。特别在经济林栽植上,严格实行“四不栽”原则和“六个一”标准,即:“群众不申报不栽、不浇水不栽、不是优质品种不栽、没有管护措施不栽”和“选一块好地,挖一个大坑,施一担农家肥,栽一株壮苗,浇一桶定根水,覆一块地膜”,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此外,在造林过程中,各县区创新工作办法,积极推行了技术承包责任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提高了林业工程建设质量。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林业生态建设政策性强,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全市上下把宣传发动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林业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对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根本性的认识,对中央的各项政策有了全面的了解,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自觉性。通过广泛宣传、落实政策,进一步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夯实了林业发展的社会基础,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深入人心,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林业、支持林业、投身林业的可喜局面。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建设主体。为了切实调动和保护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加快全市生态建设步伐,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各级政府把落实林权作为贯彻“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林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在以退耕还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及时依法履行土地用途变更手续,发放林权证,明晰林木产权,确保了广大农户对自己所种植林木的所有权;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经营主体、责任主体和利益关系,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大胆投入、精心管护、放手经营,为更好地巩固林业建设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十年沐雨栉风,三十年辛勤耕耘。回顾恢复建市三十年来白银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感到,林业如同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迈向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始终与白银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虽经历了伤痛,也享受了关爱,更体验了坚强,生生不息、始终不渝地保护着铜城的山山水水和淳朴人民。伟大的年代,迸发着奋进的力量;科学的发展,展示着广阔的前景。展望未来,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市务林人将秉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以更加高昂的政治热情和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高举生态建设大旗,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共同谱写我市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的新篇章!(白银市林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