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看甘肃】三代治沙人想向总书记汇报:“去年今春我们又压沙补植3.5万亩”
两代八步沙人的合影(翻拍)
中国甘肃网8月4日讯 (本网记者宋芳科 任磊 文/图) 8月3日,武威古浪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的角色是一名讲解员。第一篇章,他特意站在古浪古树的展板下,想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过古树参天。
8月3日,由中共甘肃省委网信办主办,中国甘肃网承办的“跟着总书记看甘肃”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武威,首站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是采访团的讲解员,站在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贺中强要讲述的故事真实而不凡。
贺中强讲述治沙工具的变迁
“展板上的老树都是我们古浪的,有这样的大树至少说明我们以前的生态环境应该不错。”贺中强所指的展板,老树参天,印证了古浪曾经有过好的生态环境。
贺中强说,有一天当沙漠包围村庄,良田都受到风沙侵蚀时,他们父辈朴素的愿望就是治理风沙,保卫家园。而这个朴素信念在八步沙三代人中从未间断。
古浪的古树(翻拍)
1997年对八步沙来说是个坎,对于八步沙治沙人来说那年是个分水岭,由于政策调整和市场环境变化,八步沙林场面临发不出工资的难题。不过对于这段略带苦涩的历史,贺中强的讲述却是从一片良田带来的希望开启。
贺中强坦诚表示,1997年前后,林场最困难时想到过散伙,但是面对第一代治沙人营造的绿色,他们选择了坚守。
一口机井曾给绝望中的治沙带来希望,但是当贺中强讲起这段往事,眼睛里满含泪花。
那是1997年元月,八步沙需要打一口机井来灌溉周边200多亩农田,从而通过种庄稼获得收益为八步沙解困。打机井一直不出水,最后时刻,贺中强下到深井一探究竟,不料水柱突然喷涌,贺中强被水浪打翻,在众人的抢救下才得以脱险。
绿染八步沙
捡回一条命,回到家中贺中强扑通一下跪倒在母亲面前,哭着说要不是大家救的快,自己怕是完不成父亲贺发林交代的治沙重任了。那一年,贺发林老人已经去世6年了,但是这份传承与信念即使面对生死,在两代治沙人之间没有丝毫减退。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来到八步沙,他指出,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贺中强说,总书记的话让他们备受鼓舞,这些年的努力和奋斗得到肯定,他们感觉为了生态家园付出再多都值得。当时,知道总书记来了,他思来想去想了一句话,就是要和总书记握手时说由衷说一声,总书记您辛苦了。可是当和总书记握手太激动了,他竟然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贺中强在八步沙劳作
如今,见过总书记都快一年了,那份温暖依然在贺中强心间。这次他想和八步沙林场所有的职工和劳动者一起向总书记汇报,去年秋季压沙季八步沙林场完成草方格压沙5000亩。今年春节的压沙季,八步沙又压沙1万亩,还有一年来在原有基础上密植补种的2万亩,八步沙又新治理了3.5万亩沙漠。
在众多汇报者中,王兴的家就在八步沙边缘,一年来,他在八步沙林场务工,每天最早从早上6点来到林场,干到晚上6点,劳动虽然辛苦但是工作很有成就感。
王兴想告诉总书记,他在八步沙负责浇水,一天有80元的收入。现在八步沙绿了,他们家的小气候也好了很多,再不像以前那样一刮风就黑沙四起,好生态让每一位老百姓都收益。
王兴在八步沙为补种的树苗浇水
“我们种树干了本职工作,没想到总书记和全社会给了我们那么多的荣誉。”在自己小院里接受采访,第一代治沙人张润元老人还是那么谦虚。
一年前,总书记来到八步沙,张润元老人最先和总书记握手。
张润元老人说,当时他很激动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很亲切也问地很详细。说现在条件好了,大家更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特别是总书记说,八步沙六老汉久久为功治沙是当代愚公,更是让张润元老人感动不已。面对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张润元老人一直觉得治沙是他们为了保护家园理所应当。
张润元老人在自家小院接受采访
小院很美,八步沙很绿,这是夏日八步沙给记者最直观的印象。
盛夏,张润元老人家的小院已是绿意盎然,瓜菜飘香,大环境好了小家园也更美。
张润元说,当年他们第一代人治沙就清楚,治理八步沙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重任,需要几代人、更多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实现,所以他们六老汉才商量定下规矩,无论那家人都要有一个人在他们年老之后继续接班治沙。就这样他们从第一代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模式走到现在科技治沙,机械治沙的新征程。现在他虽然老了,但是一代代传承让治沙事业永续向前。
草方格压沙固定水土带来绿色希望
殷切嘱托记心间,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说,现在八步沙治沙人治沙的脚步已经延伸到古浪十二道沟,到达了甘蒙交界,让八步沙更绿,让古浪更绿是八步沙人给总书记庄严的承诺,年轻一代的第三代治沙人敢拼敢闯,一定会更加努力完成任务。
夏日八步沙大蓟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