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扬鞭跟党走 奋力赶超铸辉煌
——写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之际
中共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黄从光
中共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银 雁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地处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辖2乡1镇11个行政村,有哈、汉、回、藏等12个民族,人口9100人,其中哈萨克族3136人,占34%,是甘肃省唯一的哈萨克族自治县。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1954年,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到今年已走过整整六十年发展历程。六十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勤劳智慧的阿克塞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描绘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历史画卷,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和谐进步的繁荣景象,自治县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等十余项国家级殊荣。
今日的阿克塞,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自治县成立六十年来,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都实现了重大飞跃,取得了辉煌成就。全县生产总值从建县初期的41万元增加到13.08亿元,人均GDP达到14.7万元,比建县初期199元翻了9番;财政收入从建县初期36万元增加到1.79亿元;人均财力突破2万元,比建县初期翻了6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年均22.2%的速度递增,达到了24.17亿元,比建县初期翻了15.9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47亿元,比建县初期翻了9.3番。
今日的阿克塞,富民产业发展壮大。建县之初,畜牧业处于崩溃边缘,农牧民收入不足百元。六十年来,历届县委、政府始终把农牧民增收致富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了以温室种植、设施养殖、野生动物、休闲观光为重点的富民产业园,打造了以肉羊、绒山羊、骆驼等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带,培育了以葡萄、红枣为重点的林果种植产业区,走出了一条质效稳步提升的现代农牧业富民新路。农牧业基础不断夯实,退牧还草效果显著,草原生态明显改善,实现牧场围栏化、畜群良种化、接羔暖棚化。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推进科技兴农工程,培育了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等一批新型经营主体。2013年,农牧业总产值从从建县初的21元增加到7327万元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建县初的77元增加到17340元,翻了7.8番,跃居全省前列。
今日的阿克塞,工业经济势头强劲。建县初期,全县工业经济一片空白。经过六十年发展,逐步建立了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工业转型升级作为首要任务,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扩张总量和提高质量并重,破解结构单一、石棉“一枝独大”的发展瓶颈,建成了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区,打造了以建材化工、新能源、金属非金属、农牧业、民族旅游业为主的五大产业集群。坚持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并举,开工建设了亚洲首座高温熔盐光热发电项目、全国首座高原风光互补发电项目、800万吨尾矿利用、年产120万吨水泥等一批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有举足轻重的重大工业项目,形成了循环经济园、光热产业园、高原风电园和光伏产业园的四轮驱动产业格局,使阿克塞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高速路”。201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4.8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4亿元,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今日的阿克塞,文化旅游空前繁荣。阿克塞自然风光独特,民族风情浓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文化兴县、旅游活县战略,立足与敦煌国际旅游名城的优势地缘关系,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突出哈萨克民族文化特色,打造了以哈萨克族美食文化节、阿肯阿依特斯盛会为亮点的文化节会,成功举办第九届哈萨克式摔跤亚洲锦标赛、甘肃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赛马项目等有影响力的重要体育赛事。继承、保护和发展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阿肯阿依特斯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毡房、刺绣、姑娘追、叼羊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2项。开发包装了常态化赛马会、苏干湖湿地、水上乐园、胡杨峡等一批商业旅游运作模式,使阿克塞影响力快速提升,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升温。2013年,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3亿元,接待游客16.2万人次。
今日的阿克塞,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哈萨克族人民自古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建县以来,在中央、省、市各级的关怀下,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1998年新县城搬迁以来,县委、县政府高点定位规划,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现代化哈萨克风情城建设为平台,以工业园区和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开发为两翼,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城市建设水平快速提高,使游牧民族享受到了现代城市文明生活。城市道路、自来水、广播电视等普及率达到10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8%,城镇化率超过96%。肃(北)阿(克塞)公路建成通车,敦(煌)格(尔木)铁路快速推进,瓜(州)格(尔木)高速全面开工,公路网格实现“村村通”,移动通讯实现村级单位全覆盖,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贯通南北,净化水厂、绿源水库和工业园区水库等“生命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先后建成水上乐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哈萨克民俗博物馆、文化中心等一批惠民精品工程。“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4.3亿元,比建县初期翻了18.5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59元。
今日的阿克塞,社会事业普惠群众。六十年来,县委、政府在全力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分好“蛋糕”,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走出了一条阿克塞特色的民生之路。实现学有所教,率先普及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五年免费教育,实行高中异地办学,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实现病有所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实现老有所养,全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将全县年满十六周岁的农牧民和城市非职工居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参合率达100%。实现贫有所济,将城乡一体化的低保标准提高至450元,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实现住有所居,建立多层次立体式惠及城乡居民的住房保障制度,户均住房面积达到120平方米。实现娱有所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文明城镇、文明乡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全县保持了“无毒、无邪教”成果,各族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今日的阿克塞,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建县以来,自治县各级党政组织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始终把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推动自治县经济发展、保持社会长久治安的一项基础工程常抓不懈。以“两个共同”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和创建活动常年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按照“政治上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生活上关心照顾”的工作方针,党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宗教事务管理逐步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六十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群众性的民族纠纷和矛盾,各族干部群众形成了感情上相互信任,生活上互相帮助,风俗习惯上互相尊重,工作上互相学习的民族团结大家庭氛围。
今日的阿克塞,党的事业全面加强。深入实施党建品牌战略,始终把党的建设融入各族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现代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在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从草原民族到“草原先锋”、从马背传书到“马背党校”、从马褡子到“马褡子工作法”、从喝茶聊天到“喝茶日记”,从集中冬训到学习驿站,在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提升党的号召力。“马背党校”、党员学习驿站先后荣获全国第二届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优秀案例。重视民族干部选拔和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民族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推动阿克塞加快发展、振兴发展的坚实力量。
风雨一甲子,辉煌六十年。回顾六十年发展,离不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励精图治。回顾六十年发展,处处闪耀着党员干部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的光辉足迹;处处涌现着各族群众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不屈豪情。回顾六十年发展,是一部草原儿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感恩开拓史;是一部草原儿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转型跨越史。
回顾六十年自治县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和人民当家做主,是阿克塞富民强县的生命所在;坚持民族平等、“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两个共同”主题,是阿克塞富民强县的力量所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科学发展,是阿克塞富民强县的希望所在;坚持维护稳定、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阿克塞富民强县的福祉所在;坚持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和整体推进,是阿克塞富民强县的出路所在。
立足六十年新起点,我们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面对未来新机遇,我们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市委的战略部署,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以加快转型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改革、调结构、抓项目、保民生、强党建,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稳步快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阔的气度、更加开拓的胆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阿克塞建设成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