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甘肃数千名志愿者遍布城乡助力法律援助

18.12.2014  09:38

  原标题:甘肃数千名志愿者遍布城乡助力法援

  “多亏了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帮助,我的权益才得到维护。”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崔女士说。

  崔女士因共有房屋拆迁补偿问题与他人发生纠纷,一度感到绝望无助。无奈之下,她慕名来到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寻求帮助。接案后,援助站当即指派法律援助志愿者黄荣昌、叶竹梅老师及大学生为崔女士提供援助。

  经过志愿者四个多月的努力,崔女士最终拿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补偿。结案后,崔女士给法律援助工作站送来一面锦旗,上书“法律卫士正义先锋”八个大字,以表其感激之情。

  记者了解到,甘肃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陇东学院等高校法学院纷纷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另一方面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师生和学校周边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七旬老人李大爷是兰州市一名退休职工,10多年前和家人一起参加某旅游公司组织的15日游后,与该公司发生了旅游合同纠纷。

  虽然合同额仅两万余元,但较真的李大爷却为之奔波了12年,其间他不断上诉、申请再审、申诉、申请检察院抗诉、上访,但终未达到其诉讼请求。

  无奈之下,李大爷来到西北师大法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该站志愿者王勇教授及其法律援助团队大学生热情接待了他,为他的案件进行了详细“把脉”。咨询后,李大爷对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解答表示满意。

  甘肃省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甘肃为了扩大法律援助服务面,采取上面派、本省招、大学生及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形式,扩大法律援助服务队伍,组织数千名志愿者广泛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

  平凉市崆峒区针对受援对象群体庞大的现状,印发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招募通知,审核、筛选16名优秀律师进入“点援制”名录。同时,整合机关单位法律专业毕业人员、离退休政法干警、法律服务机构人员等资源,建立援助志愿者名录,组建了500多人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崆峒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冉艳艳说,该区还成立了乡镇、街道和工、青、妇、残等法律援助工作站25个,在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所、公证处设立专业援助工作站3个,形成了覆盖全区的法律援助便民网络,基本满足了群众的援助需求。

  冉艳艳介绍,去年崆峒区实施了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程,律师志愿者主动上门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引导群众通过正当、合法途径来反映意见,化解了不少矛盾。

  已参与了10多年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甘肃辰东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勇,如是评价崆峒区实施的“点援制”:“群众能点到我,就是对我业务的肯定,我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

  据统计,两年来,崆峒区法律援助志愿者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8000多人次,义务调处各类纠纷1761件,代理各类援助案件1264件,案件数量增长15.5%。

  作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受益省份,2009年以来,司法部为甘肃选派了46名志愿律师和29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奔赴5个少数民族地区、5个无律师县和18个偏远的贫困县区,为当地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48件,接待咨询3万多人次。

  2013年12月,在舟曲县志愿服务的北京律师余涛帮助刘芳等23名农民工讨回47万余元拖欠两年之久的工资;来自浙江的志愿律师祝云昌在文县一干就是4年,刚开始听不懂当地方言的他,现在已能熟练运用当地语言解答当事人的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进行法制宣传。

  “‘1+1’志愿律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在艰苦边远地区尽心竭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解决了部分贫困县无律师或律师资源短缺的实际困难,让困难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提高了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和社会公信力。”甘肃省司法厅副厅长钟建龙说。(记者 周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