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张掖历史的见证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张掖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五项:河西宝卷、甘州小调、杖头木偶戏、狮子上缆绳、黄河灯阵。
河西宝卷
河西宝卷存活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区,是为河西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间俗文学,继敦煌“变文”之后出现的民间讲念文学,明清时期较为盛行,民国时期成为河西农村较为流行的文化活动现象。河西三地区均有宝卷流行,其中张掖沿祁连山地区的安阳、花寨、龙渠、大满、小满等乡镇流行较广。宝卷的来源,是由变文演变而来,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民间故事、寓言故事三大类。除“祖传”外,很大一部分是民间艺人新编的,题材取自各朝的历史文化作品,如《三国演义》、《西厢记》、《三言二拍》、《包公案》等,流传至今的宝卷有40多种,内容涉及爱国、爱家、婚姻家庭、劝世、忠孝、历史、寓言等,其中的《仙姑宝卷》,是明清时期张掖人根据本地素材所创,内容是黑河岸边的柳仙姑在黑河上修桥的传说故事,极具张掖地方特色。宝卷的传播方式有文字和口头两种形式,文字传播以手抄宝卷为主。它是介于讲故事和独角戏之间的一种传统民间讲念文学,基本形式有韵白结合、开头、结尾、调子几项基本内容。民间念卷有一定的仪式,听卷的众人围坐在热炕上,中间的小炕桌上放一盏铜灯,念卷先生在开始念卷之前先要洗手、漱口,然后双手捧卷,用庄重的口吻念出一段开场诗:“某某宝卷初展开,亲朋好友都听来,天下太平民安乐,风调雨顺春常在……”而后开始正式念唱卷文,每唱一句,听卷的人都要齐声接唱一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营造出一种淳朴原始的艺术气氛。
甘州小调
甘州小调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音乐,是甘州民间喜闻乐见的音乐演唱形式,由曲牌和曲子组成。甘州小调名目庞大,数目繁多,自成体系,既有对古代音乐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的广泛吸收,同时,还将本土乐曲、外来乐曲相互融和,其特点是语言朴素、恢谐、幽默、逗趣,易于上口,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甘州小调演唱时通常由乐队伴奏,多人演唱,可以走乡串村、沿街就地演唱,也可以由一人弹唱。
杖头木偶戏
据相关史料记载,根植于张掖党寨镇上寨村邵家班子的杖头木偶,是明代由陕西传入,至清代以后,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传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剧目和戏班也逐渐增多,木偶戏班遍及城乡,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不少庆典、庙会、祝寿、开业等民俗活动常常邀请木偶戏班前往演出助兴。木偶戏古称“托偶”或者“托戏”,俗称“三根棒”或是“三根棍”,张掖民间也称作“肘娃娃”或“肘偶”,是用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面棒,耳、眼、鼻、嘴均能闭合张开,眼珠转动,头颈上下左右扭转;另两根棒操纵木偶人的双手。表演时,演者两手能运用自如、灵活准确地把握手中的各种道具,因而又被称为手挑子或手扦子。张掖党寨镇上寨村邵家班子的杖头木偶全长有一公尺左右,比一般同类木偶大,平底没有腿,如果需要表演腿部动作,另制作双腿由演员配合操纵,称之为“配腿”或“配脚”。邵家班子木偶戏在木偶造型上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借鉴了民间神像、古代彩塑、雕刻等的造型和技法,也吸收了戏曲脸谱的表现手法。木偶戏唱腔以西秦腔为基础,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民间传奇、神话故事,现留存的传统剧目有包公系列、杨家将系列、三国系列等,多达几十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木偶在艺人的操纵下可以表现喷烟喷火、杀头、开扇、搬物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是一门融汇了美术、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体现了公众艺术的特色。
狮子上缆绳、上板凳
舞狮是中国人傲于世界的文化遗产之一,舞狮文献起于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赋诗“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由此可证明舞狮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张掖乌江镇安镇村的舞狮项目狮子上缆绳、上板凳是由河南籍药商张海东在清代光绪年间传入的。缆绳粗8公分,长25米,绳距地面3米。表演时,引狮人持绣球从引绳处快步上支架,逗引狮子从引绳缓慢上绳。引狮人在绳上的动作类似于杂技,跳跃翻滚,技艺精湛,狮子上缆绳后首尾相引合、步法整齐合一,融成一体,难度最大的则属狮子在缆绳上的直立行走,整个过程主要表现了狮子的善良与灵巧的特征。另外,还有狮子上板凳,在引狮人的引领下,狮子按乐声起舞,一层层逐渐登高,时而跳跃、时而直立,动作敏捷矫健,头尾舞姿协调,主要表现了狮子雄健勇猛。安镇村的狮子上缆绳是南、北舞狮技巧完美的结合,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黄河灯阵
黄河灯阵是春节期间在张掖碱滩镇古城村流行的一种由民间祭祀演变而来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相传,在宋末元初,碱滩镇古城村一带,瘟疫盛行,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于是拜佛烧香,祈求神灵庇佑。后佛祖显灵,特降法旨,命三笑娘娘降临该地,传此黄河灯阵图。该阵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左右,由367棵松树和367盏灯组成,正中设有6张香案,主要用于祭奠神灵,灯悬挂于松树下,每盏灯代表一个神灵,该阵只设有一个进口和出口,整个灯阵的布局类似“迷宫”。每逢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古城村及周边乡镇的村民纷纷前来游阵,并可根据自己所祈祷的愿望将松树上悬挂的相对应的神灵灯悄悄摘走,以此避邪、避难,所空之处的灯由布阵者填补悬挂。后经若干年,该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原始的祭祀活动渐渐演变成一种春节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