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建工七七基金 铸造理工大科研梦 ——18年成就100 余名青年教师科研起步

20.04.2015  13:10

建工七七基金发展示意图

 

      大公报兰州4月16日电(记者刘俊海  通讯员朱莉萍、李强)1996年,甘肃工业大学成立77周年(即现在的兰州理工大学),这一年的校庆前夕,一些建工77级校友在同学联谊的时候,商量成立建工系七七级校友奖励基金(简称“建工七七基金”),通过个人捐款为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设立科研和教学研究课题。该提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七七级校友的积极响应。从第一笔2.16万元的捐款开始,经过18年的经营,2014年基金总额累积已达538504.12元,先后资助了土木学院和设计艺术学院  100  余名青年教师科研起步。

2012年4月29日,“建工七七级校友”回母校举办毕业30周年集会,王晓明校长为他们颁发了“心系母校的杰出校友群体”荣誉证书,冯大安代表校友接受荣誉证书。同时,“建工七七现象”得到了推广,启示了其他级校友基金的创办、发展和方向。

据介绍,“建工七七基金”的评审流程非常严格,申请者都是土木学院青年教师中的优秀者。申请人递交申请后,还要经过初审、院内参评、校外专家函审等过程,获奖者的论文和申请项目经常递交到日本、美国等专家手中。

支持基金  捐半年工资

李俊,建工七七级同学联谊会的第一任会长,也正是他最早提议设立“建工七七基金”。

1996年,土木工程专业要接受国家建设部国际接轨评估,急需为该专业建设计算机房,而面临的困难是经费不足。当时大多数人的月工资只有不到二百元。李俊得知后,他们夫妇二人毫不犹豫地给母校捐款1000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名教师半年的工资。多年来,李俊夫妇两人总共捐款41000元,并另外捐资3万元用于资助设计艺术学院四届大学生手绘画大赛专项基金。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现任甘肃恒业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的王保安,当听说母校的青年教师因为经费的缺乏踌躇满志时,身在国外的他毫不犹豫捐款,已先后出资三万元;校友郭栋去世前还坚持捐款;冯大安等近十名校友、基金会成员常年在外地工作,但是,一有机会来兰州就要看看母校的发展现状;袁筱琳等校友甚至奔波千万里,专程从国外回到母校参加活动。

改变管理方式  基金由校友企业经营

基金前期成立的时候,捐款主要交由学校财务处、土木学院管理或者存在银行,如何在保值的基础上增值成为当时校友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2006年,建工七七基金会成员和土木学院决定将部分资金让校友王保安和徐振铎经营,每年上交一定比例的经营利润。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银行1年存款利率由4.14%一度降到2.25%。校友徐振铎的企业受到很大影响,按照委托经营协议,此种情况属于不可抗拒因素,可暂时少向基金会上交经营利润,但是许振铎任然按时向基金会上缴了约定利润。到2014年,“建工七七基金”经营收入已达217600元,占到了基金总额的40%左右。

之后,“建工七七基金”又与2009年“5.12”一周年纪念日成立的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新技术新人才基金(简称“双新”基金)合并经营。目前,这两项基金总额已经超过120万元。

  链接: http://www.tkpwest.com/show/F1/S75/T121/20150417/5055.htm

 

【字体: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