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环县十年九旱“绿植梯田”促生态嬗变
甘肃环县东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绿化面积达4000多亩,栽植各类苗木60多万株,山顶修建的景观使人们在茶余饭后休闲登高的好去处。 文璟 摄
甘肃环县累计修建梯田156万亩,人均4.9亩。全县适宜农业机械耕作生产的土地90%都是梯田。梯田,被环县农民视为 “饭碗田”。 文璟 摄
甘肃环县木钵镇鸳鸯沟村川区。 陈羿舟 摄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甘肃庆阳市环县山峦如黛,县城东西端的山岭绿植如茵,留在环县人记忆中山岭上的满目苍凉正在变化,生态环境改善,涵养了水源,改变了当地“十年九旱”境遇。
“四水”一起抓
“干旱”曾是甘肃许多缺水地区的代言词,而环县却是中国重点沙区县和甘肃干旱县之一,水在环县极具有特殊的意义。
环县县长何英禅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环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恶劣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瓶颈。”
如何解决缺水问题,当地有四句话:“用好天上水、引好外来水、用好地表水、净化地下水”。何英禅形象地称之为“四水齐抓”。
何英禅介绍,2011年,陕甘宁盐环定扬黄水续建工程使黄河水通到环县,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问题,通过向13个乡镇辅设管网,到2015年可以解决18.9万人的饮水问题,即为外来水。本地苦咸水的淡化方面,每年除环江的6400万方水淡化外,当地还用机井调蓄储备了将近1800万方地下水进行淡化处理。在农村,农户家中基本上有两口水窖,通过雨水蓄集,一个水窖蓄水30立方可解决家庭的饮用水问题,成为地表水的主要用途。
“绿植”解干旱
降雨量不均衡是环县气候的最大特点。每年7—9三个月集中降雨,却形成了汛期,洪水携带着泥沙把肥沃的土壤冲刷殆尽。
2012年7月的一场暴雨让县城居民至今心有余悸,连日大雨洪水顺着东山冲出,竖日,县城街道的淤泥近一尺厚,东山连接县城的四个巷道均被淤泥堵塞。
洪灾过后,环县官方开始了东山治理工程。采取山顶打机井、坡面修水平阶、沟道建拦蓄坝、满山栽植常青树等措施。为了保证所栽的树木成活,夏季给树搭“遮阳伞”,冬季“盖被子”。不到两年,东山绿化面积达4000多亩,栽植各类苗木60多万株,山顶修建的景观使人们在茶余饭后休闲登高的好去处。
环县东山的绿化成为当地多年来保护生态的缩影。采访中,记者听到环县人说得最多的话题是“今年雨多了”。
在当地生态环境差的山城梁乡,环县林业推广总站副站长王龙带着林业技术人员在林业调查中发现,“过去的不毛之地开始长草了,在植被最稀疏的阳坡,每个平方面的草本植物达到25株以上。以专业的角度来看,25株以上意味着当地的草本植物达到了生存条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此间地域的阳坡裸露着一片片黄土,看不到一株草。
王龙告诉记者,“前些年,环县的降雨量是南高北低并且差距很大。通过去年气象局提供的近三年的资料,差距正在缩小,四季也在逐渐均匀。”
为了能让这种良性环境得到永续循环,利用有利的墒情,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庆阳市“发展苗林产业,再造一个子午岭”的目标,环县实施了“苗林结合培育工程”。
从山城梁乡到甜水镇一路走去,可以看到多处公益林,树木个头矮小,但都已有五六十年的树龄了,这即为“小老树”地带,学者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风沙,还有干旱。
改变生态环境的就是要种草种树。何英禅认为,“栽的树很关键。”不能栽阔叶树,因为它蒸发量太大。只能栽针叶树,如油松能保证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下自保,针叶松落下来以后能改变土壤土质。
在环县了持续大规模栽树植绿中,每年造林面积不少于5万亩。很多群众自发地购买树苗上山植树。虎洞乡贾驿村农民苗志义在自家周围方圆4公里的范围内植树超过5万棵。现在,这些树木中有六成以上已成材挂果,苗志义家林果年收入3万元以上,成材林估算价值达40多万元。
天池乡天池村村民李月锋今年自己花钱雇人种了10多亩柏树和油松。每亩220株,成材后可以出售一百株受益,留下的成为生态林。李月锋说:“得知政府有种树政策,我就赶紧要点苗子种。”随后她还向来调研的何英禅要树苗。她说:“前些年不种树,现在树栽了,环境好风景都好了,等树长大了还能卖钱。”
除了全民义务植树,当地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四期、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并以县北沙区、流域区域和退耕区域为主战场。刘家塬村村民冯占军、蔡生杰、刘耀文三户联营,承包荒山1000多亩,集中连片进行苗林培育。万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木钵镇承包荒山1万亩,引导农户转让荒山荒地,合作社负责栽植实施,收益按照农户、合作社分成。
(记者 殷春永 侯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