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改革开放40年:民航三代人 追梦六十年
见到赵永华时,这个年近六旬的汉子十指相扣坐在办公桌前,炯炯有神的目光映射出坚毅和精干。
赵永华现任省民航机场集团建设指挥部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工程部部长。1985年,赵永华调入民航甘肃省局工作。“刚到中川机场的时候,机场是个军民合用的机场,当时只能起降C类飞机。”赵永华回忆说,当时兰州机场候机楼只有1000多平方米,航班也很少,半天看不到一架飞机起飞和降落。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地处中国西部的兰州中川机场,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赵永华说,1996年国务院批准兰州中川机场进行一期扩建,修建T1航站楼。
T1航站楼设计27000平方米,是原先老候机楼面积的27倍。“修建T1航站楼总投资超过了13亿元,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赵永华说。
2001年,兰州机场一期扩建工程全部完成。“到2004年,兰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60万人次,T1航站楼很快达到满负荷运行。”赵永华说,之后10年,兰州机场旅客吞吐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T1航站楼也超负荷运行了10年。
民航事业的发展不仅令赵永华感到“太快了”,更让赵永华的父亲赵嗣兴惊叹不已。赵嗣兴也是一位“老民航”,1956年赵嗣兴从一名空军战士转业来到兰州,成为一名民航调度员。“听父亲说,那时老兰州机场在兰州东岗,机场没有夜航设备,只能在白天起降中、小型飞机,而且航线少,机场大多时候处于停航状态。”赵永华说,“新中国成立后,老兰州机场虽然经过几次大修,但基础仍然落后,建一个新的机场已势在必行。”
“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兰州中川机场时,条件非常艰苦。”赵永华回忆说,父亲在工作时经常要面对酷暑、风沙等恶劣天气,又缺少大型器械,大部分还只是铁锹、镢头和架子车这些简陋的施工设备。“现在搞机场建设,用的都是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赵嗣兴退休后,赵永华子承父业,在民航的岗位上继续书写自己的青春。由于赵嗣兴年事已高,我们没能采访到他本人。但从赵永华的言谈中,能深切感到他对父亲一生奉献民航事业的崇敬。
在父亲的影响下,赵永华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到甘肃民航基础建设当中。30多年间,赵永华参与了敦煌、嘉峪关、庆阳、陇南等多个支线机场的建设及扩建工作。2016年赵永华担任敦煌机场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在项目立项批复后,只用了短短7个月就完成了两年半的工程量,创造了惊人的“敦煌速度”,为首届敦煌文博会提供了强有力的航空运输保障。
在甘肃民航事业蒸蒸日上、旅客人数迅猛发展的时期,赵永华的儿子赵鲁阳也入职甘肃民航,成为兰州中川机场一名一线地勤服务人员。
2012年,赵鲁阳参加工作时,正赶上兰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加快建设时期。经过3年多的紧张施工,总面积6.1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于2015年建成启用,并与T1航站楼联合运行,使兰州中川机场的候机楼面积增加到9万平方米,大大缓解了机场运营空间不足的压力。
“我爷爷工作那会儿中川机场刚建成,全机场就5条航线。”赵鲁阳介绍说,到2017年底,兰州机场已有国内外航线180余条。航线的增多,带来的是旅客和物流的大幅增长。“刚参加工作时,我们还缺少应对大量旅客的经验,值机、统计、管理等工作基本要靠人工来完成,有时旅客排的长队都到候机楼外面去了,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如何缓解旅客增长给机场服务带来的压力,成为赵鲁阳思考的问题。他利用业余休息时间设计完成了“航班动态导出软件”,“中转旅客统计软件”等多项新技术,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机场服务质量和效率。“现在我们机场通过这些新技术,比原来用手工抄录信息节约了85%的时间,减少了99%的操作量,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赵鲁阳说。
民航三代人,追梦六十年。三代民航人传承的不仅是事业,还有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赵嗣兴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任何事,都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做就要把事做好。”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儿子赵永华,要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做好。
“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很多,父亲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正是这种精神鼓励着一代代民航人不断前进。”赵永华说,从父亲那里继承的优良传统,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因此,他经常鼓励儿子,要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主动应对各种挑战。
“无论是过去艰苦奋斗的岁月,还是现在加快发展的新时代,这份执着的敬业精神都值得去坚持。”赵永华说,现在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正在筹备中川机场的三期扩建工程,预计新增两条跑道和一个容纳约42万人的新航站楼。“进入新时代,甘肃民航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管理水平不断上台阶,相信甘肃的民航事业会越来越好!”赵永华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严存义 杜雪琴 实习生:张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