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0.05.2014  23:36

 

  2012年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徽县统计局   二○一三年三月     2012年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2012年是实现“十二五”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线,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抢抓各种有利机遇,紧盯工作目标任务,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抓重点推全局,创亮点显特色,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持续协调发展,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幸福新徽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综    合   全县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据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3.76 亿元,同比增长14 %,创新世纪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67 亿元,同比增长6.68 %,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64%;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4.22亿元,同比增长19.5 %,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87亿元,同比增长13.5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24%。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6:40.7:27.7 调整为28.6:42.1:29.3。县域经济仍然呈现出以工业较快增长为主动力,农业稳定增长为基础,三产相关行业协同发展为促进的平稳较快增长格局。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工业经济结构单一,多为资源开采及初加工企业,对资源依赖性大。企业生产容易受资源、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风险性大,缺乏稳定性,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给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压力。二是产业化农业发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特色产业品牌优势不强,规模不大。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拉动作用不明显。四是与我县各项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科技技术力量有待增强。   二  农    业   农业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抓好“两主四辅”(两主:即全力发展核桃产业和畜牧主导产业。四辅:即大力发展瓜菜、育苗、烤烟、蚕桑辅助产业)特色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核心目标任务 2012年,完成农业增加值达到9.67亿元,同比增长6.68%。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略有下降。全县201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24万亩,比上年减少0.36%。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7.55万亩,比上年下降1.18%;玉米播种面积16.13万亩,比上年增长0.06%,稻谷播种面积0.25万亩,比上年增长13.6%;豆类播种面积16.63万亩,比上年减少0.3%、薯类播种面积4.49万亩,比上年增长0.45%。
      全年农产品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0084.75吨,比上年增长2.5 %。主要农产品产量见下表: 主要农产品产量     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3848.84吨,比上年增加758.99吨,增长5.8%;禽蛋产量1132.1吨、同比增长5.2%;牛奶产量1.2吨,与上年持平。年末牲畜存栏、出栏情况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