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波斩浪勇向前 ——我省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平川区长征街道周家地社区开展新春暖心办公活动,开辟便民通道,力求居民办事快捷高效。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这一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重点抓改革,强化责任抓落实,推动发展惠民生,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体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一项又一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一个又一个改革成果惠及人民。
劈波斩浪勇向前。如今的甘肃,已经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激荡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澎湃动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加强领导,以上率下,改革主体责任得到落实
改革,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向。特别是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改革大船风雨无阻、日夜兼程,继续向“深水区”挺进。
甘肃省委始终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高起点谋划,强措施推进,驾驭和引领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航程。
去年以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结合省情实际,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前瞻性,研究制定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和工作台账,确定重点改革领域和改革事项,并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形成改革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
一年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研究确定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纪律检查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7个领域的重点改革任务,全年完成改革工作任务338项。
有了科学的顶层设计,落实就成为最重要的一环。
一年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厘清不同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逐步形成各级党委、领导小组、专项小组、改革办、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各负其责的改革工作责任体系。制定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领衔推动改革落实的《暂行办法》和《任务清单》,领导小组成员每人牵头负责2至4项重要改革任务,带头履行改革责任,全年领衔完成36项改革工作任务,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落实。
在推进改革进程中,加大督察成为促改革落地的“助推器”。按照省委部署和要求,我省建立改革督察工作台账,采取全面督察、分类督察、重点督察等方式,定期对账盘点,跟踪督促落实。去年以来,省委改革办会同各专项小组重点督察37个已出台改革方案落实情况,配合中央改革办督察调研学前教育、贫困地区孩子上学条件、公共服务价格机制改革、中央部署改革试点、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等情况,我省改革工作得到中央改革办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同时,我省还建立改革月督办、季通报、年中盘点、年底对账的常态化跟踪督办制度,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加快工作进度、按时完成任务。去年,省委改革办先后9次发出工作通报和整改通知,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推动改革任务落实。
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各领域改革持续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触及经济、生态、农业农村、民主法制、文化、社会、党建、纪检等多个领域,头绪多、任务重。我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扭住重点、盯住难点,分类施策、攻坚突破,改革形成整体推进、善作善成的良好态势。
——经济体制改革激发新活力、产生新动能,实体经济不断培育壮大。去年,省政府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106项,累计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34项。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力体制改革助推企业降本增效,完成直购电交易280亿千瓦时,降低实体企业用电成本超过50亿元,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肃整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探采矿项目关停143宗,全面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有序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平凉市全力构建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被环保部授予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深化涉农领域改革,农业农村改革步入“快车道”。去年,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确权面积达6495.51万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达到35个,交易金额12.21亿元。省农垦集团完成职工社保关系移交地方管理的改革任务,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三社合一”“三会”制度等11项改革经验。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新招”频出,立法更严谨,监督成常态。完善人大工作制度,出台预算审查前听取省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办法,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规范性,增强预算审查的针对性、有效性。制定政府重大行业政策和公共管理政策听取社会组织意见的办法,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同时,推进群团组织改革、推进司法领域改革和公安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文化建设有了新气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合同制,加快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以“乡村舞台”建设为抓手,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和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6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累计建成行政村乡村舞台1590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8.9%。
——社会体制改革惠及民生,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建立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机制,优化配置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建立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优抚对象家庭、残疾人、农村贫困户中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推行分级诊疗制度,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类项目价格……脱贫攻坚、教育、就业、医药卫生、安全监管、养老服务、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落地实施,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党建纪检监察制度改革协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清理规范党组设置。落实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制定省委全委会、省委常委会工作规则。启动实施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成立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的省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落实,通过谈话约谈、调研检查、督察督办、问责追究等方式,强化压力传导,研究制定统一战线问责规定、脱贫攻坚工作问责规定。
攻克痼疾、消除藩篱。在省委深改组统筹协调下,各改革专项小组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扎实工作。波澜壮阔的改革蓝图,正一步步转化成全方位治理能力提升的生动实践。
疏堵解痛,关注民生,确保改革红利全民共享
回顾过去一年的改革,一个个堵点得到疏通,一处处痛点得到解除,改革释放出更多红利。看病更便宜,教育更公平,社会更安定……不断推进的社会改革,不仅让老百姓获得更多、更实惠的公共服务,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当前,脱贫攻坚无疑是全省上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为按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省委省政府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建立纵向到底的领导责任落实机制、横向到边的部门责任落实机制、合力攻坚的帮扶责任落实机制,将最强的领导力量、最优的帮扶资源、最有实力的帮扶单位向23个深度贫困县、40个深度贫困乡镇和3720个深度贫困村倾斜。落实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机制,东部发达地区39个县(市、区)与我省49个贫困县(市、区)建立携手奔小康结对关系。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动员全省1049户企业与1235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临夏州探索推广“两户见面会”,天水市推行“双线排序比对法”,实现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这些改革举措,有力推进我省脱贫攻坚进程。
去年,我省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配置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964所。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建立有利于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优质资源的机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静宁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就业是民生之本。省委省政府不断完善促进就业机制,建立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优抚对象家庭、残疾人、农村贫困户中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加强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指导、帮扶和跟踪服务。
为持续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去年我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整合工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低到3000元,基本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年累计个人自付医疗费用3000元以上部分由政府兜底解决。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省已有282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全国平台,跨省异地就医备案52374人次。
同时,我省还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改革,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20多个县(区)的600多家为老服务企业被纳入平台,年为老年人提供服务500万人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乡养老机构和设施建设,5家养老机构完成公建民营改革试点任务,省级福彩公益金的64%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迈入2018年,砥砺奋进的号角更加激越,2600万陇原儿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踏着春天的脚步,向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奋勇前行!(记者严存义 曹立萍 张子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