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静宁县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通讯员 韩发强 吴宽祥
近年来,静宁县把牛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产业来抓,特别是2012年以来,提出了建成全省肉牛产业大县的目标,抓重点、强基础、建龙头、带基地,促发展,全力推进全县牛产业发展,探索出了“发展旱作农业+养牛产业”和“金融贷款+养牛产业”的发展路子,牛产业规模推进,快速发展。
一、基本成效
一是持续扩大饲养规模,产业地位逐步确立。紧紧抓住平凉肉牛生产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饲草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科学喂养技术,逐步形成了规模相对集中、产业特色明显的肉牛产业。至2012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3.3万头,出栏3.15万头,牛肉总产量达到1140吨,占肉类总产量的10.6%,养牛总产值达到3648万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4.2%,肉牛产业作为西北部乡(镇)主导产业的地位已初步确立。
二是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区域优势日益显现。全县以西北部乡(镇)为重点,依托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惠农贷款”等贷款项目资金,加快养殖龙头企业(小区)建设进度,先后建成初具规模的养牛龙头企业(小区)36个,养牛示范村50多个,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大户2400多户,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0%,逐步形成了生产相对集中、产业特色明显的养殖格局,区域主导产业地位逐步确立。
三是基础母牛群初具规模,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为加强基础母牛群建设,在西北部乡(镇)先后引进投放优良基础母牛3100多头,并大力开展繁育改良工作,使扩大饲养规模已具备一定基础。
四是示范推广青贮技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借助全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大力开展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示范推广。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26万亩,鲜秸秆总产量达到36万吨;为加快牛产业发展步伐,种植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推广快速育肥、品种改良、暖棚养殖、人工授精、秸秆青贮等养牛新技术。全县累计建成暖棚牛舍16700多间,占养牛总户数的55%;2012年推广秸秆青贮饲草17.6万多吨,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五是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产业质量进一步提质。以西北部为重点区域,实施肉牛改良工程,扶持建成肉牛冻配改良点36个,年冻配改良肉牛11000头,肉牛改良面达到70%以上;同时为打好规模饲养基础,集中开展了以圈舍建设、优良品种引进、畜牧技术推广为重点的各项建设工作,全县肉牛产业发展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六是狠抓动物疫病防控,产业健康发展得到保障。突出防控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构建了四条防控工作责任线(即行政管理责任线、业务内部责任线、养殖大户责任线、分片包干责任线),落实了“谁免疫,谁负责”的防疫工作责任制,狠抓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了全县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经验体会
全县牛产业的发展从家庭副业到西北部主导产业,从粗放式到集约式发展,主要是我们坚持做好抓群众观念转变,建办养殖小区示范引导,多渠道筹措资金扶持,大力推广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促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饲养效益不断提高,实践证明,牛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的有效重要途径。
一是坚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采取行政推动与项目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玉米种植面积,尤其要注重粮饲兼用或饲草玉米品种的推广,全县全膜玉米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25万亩,从根本上保证牛产业发展的基础。
二是注重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通过饲草转让、商品变卖或秸秆兑换牛粪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着力解决好养牛饲草不足与玉米秸秆闲置浪费的矛盾,尽量使养牛数量较少或非养牛农户的秸秆不要闲置浪费,实现玉米秸秆由闲置向利用、由燃料向饲料、由分散青贮向集中青贮、由加工自用向商品销售的转变,促使全县玉米秸秆饲用率达到75%以上。
三是坚持种养结合、良性互动。重视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优势互补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一般户以养5—8头为适度规模,包括3—4头繁殖母牛为宜,产牛犊3头,育肥出栏3头,收入约1—1.5万元。力推饲草自种、自家投劳、牛粪还田、牛犊自繁,充分利用实物资源替代短缺的资金,走滚雪球式的路子发展扩大养殖规模。
四是积极壮大养牛基地规模。通过走“小规模、大群体”滚动发展的路子,加强基础母牛保护,利用3—5年时间,使全县牛的饲养量突破16万头,其中出栏量达到4万头,力争使我县跃入全省养牛产业大县行列,依靠大市场拉动牛产业化快速发展。五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在种养业结合上,把推广全膜玉米、发展牛产业、建设农村沼气统筹考虑,积极探索发展“全膜玉米—秸秆利用—牛养殖—牛粪制有机肥—肥料还田”、“牛养殖—牛粪制沼—沼渣沼液还田”等循环农业模式,为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