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回眸之红牛篇

04.01.2016  13:26

    2011年以来,平凉市按照建设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目标要求,从“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着手,坚持适宜区全覆盖的战略,扩大基地规模、扶植规模户养、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市场流通、创建精品名牌、推进产业化经营,有效提升了畜牧产业发展。

    至目前,全市牛饲养量达到116万头,出栏商品牛41.33万头,居全省农区第一位。全市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9.1亿元,占到农业增加值的22.5%左右,其中:牛产业增加值达到13.6亿元,居全省农区第一位。

     规模户养:

    让农民致富信心越来越足

    柳永红是灵台县百里乡柴朝村柴朝社人,今年28岁,虽说年龄不大,可他养牛在当地可是一把好手。

    柳永红2012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搞起了肉牛规模养殖。在面临资金缺乏、经验不足等一系列困难时,有关部门向他伸出援手,他先后争取到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建成温棚牛舍3座14间,配套了看护房和铡草机械,建成青贮窖1眼36立方米,购进基础母牛20头,目前牛存栏26头,其中基础母牛15头,通过科学喂养,年内出栏5头,收入6万元。可观的经济效益让他养牛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

    同时,他还积极带动左邻右舍养牛致富,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新增养牛户5户,全村养牛户达到73户,其中2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1户,15头以上的养牛大户6户,10头以上的养牛户25户,全村牛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

    市农牧局局长闫虎明介绍,近年来,平凉市一直坚持扶持千家万户养牛与推进贫困户规模化养牛并重,通过项目支持、财政补贴和农户自筹等,大力建办标准化养牛小区,饲养规模逐步扩大,养殖基础逐步夯实。至目前,全市扶持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1.54万户,其中,在贫困村扶持发展贫困养牛农户3651户;累计建成养牛小区(场)657个,其中规模以上标准化养牛小区(场)达到353个。规模牛场带动贫困户2610户,饲养肉牛3.1万头,户均年出栏肉牛2.8头,户均年增收6200元,人均增收1550元。

    夯实基础:

    让产业发展潜力越来越大

    母牛是牛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使牛产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平凉市将基础母牛保护作为扶持贫困村贫困养牛户脱贫致富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制订了基础母牛补贴性保护办法,依托财政、扶贫等项目扶持,大力开展基础母牛补贴性保护。至目前,已累计投入保护性补贴资金2500万元,补贴性保护基础母牛养殖户3.2万户、5万头,繁活犊牛4.5万头,实现经济效益6.75亿元。

    饲草是发展牛产业的基本保障。十二五期间,平凉市通过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技术,粮饲兼用全膜玉米面积达到120万亩,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充足的秸秆资源。目前,全市年青贮利用玉米秸秆饲料达160万吨,复种玉米4000亩;配套建成了10条草产品及饲料加工生产线,年加工各类混合饲料达30万吨。全市养牛农户基本实现了秸秆青贮饲草全覆盖,通过推广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间接帮助农户节约或降低养牛成本,助推全市养牛农户户均增收2300元。

    品牌企业:

    让平凉红牛产业越来越牛

    平凉市天源农牧公司是牛产业龙头企业,位于崆峒区花所乡光明村。公司不仅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还依托牛产业搞起了有机肥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公司现有标准化规模牛肉育肥场3处、有机肥加工厂1个、休闲农业观光园1处。目前,公司的肉牛育肥场总投资达1500万元,年出栏1500头,年总收入2400万元,目前存栏肉牛1100头。公司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民养牛,其中10头以上养牛户200多户,户均养牛5.2头,助农增收750万元,户均收入达到8000多元。

    平凉市引导和扶持建成西开、凯沣、旭康、伊顺祥等牛产业龙头企业22户,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牛产业养殖、加工、商贸一体化产业链条。以平凉红牛集团为重点的牛产业龙头企业集群,能够生产牛肉食品等6大系列100多种品牌产品,年生产各类牛产品5600多吨,带动养牛农户3800多户、饲养肉牛4.56万头,其中贫困户2310户,饲养肉牛2.7万头,贫困户实现收入4.15亿元。

    近几年,平凉市还以肉牛品种改良为抓手,大力开展开展了平凉红牛新类群选育和高档优质肉牛技术试验与推广,每年选育平凉红牛核心群1300头,冻配改良肉牛20万头。制定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甘肃省地方标准8个,认定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40万头,全市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2%,肉牛品质逐步提升,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高档牛肉主产地之一。

    如今,平凉牛产业市场已经形成了以市内牛肉、皮毛和活牛交易市场为核心、以县乡30多个活畜交易市场为骨干的市场网络。全市55%出栏肉牛外销到国内外市场,在国内25个大中城市建立连锁加盟店32个,产品直营店19个,每年直接或间接出口活牛5500多头、牛肉系列罐头食品1000多吨,创汇近300多万美元。

    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流通、餐饮、物流等环节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姜慧仁)

( 编辑:网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