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平凉崆峒区:拔穷根 摘穷帽 书写百姓“致富经”
平凉市崆峒区位于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是全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今年9月,崆峒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摘掉了片区贫困县区这一沉甸甸的帽子。今天,我们的记者来到崆峒区,看看老百姓们书写在特色产业中的“致富经”。
一大早,平凉工业园区的牛肉销售基地就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每天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的牛肉达十多吨,基地的建设不但为养殖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了中间环节,还给周边农户打开了销路,引来了财路。
李志有跟往常一样,早早便赶到这里收购牛肉,他所在的公司主要生产精深加工后的各类肉制品,也是“平凉红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养生平凉”旅游产品产业链重要的支柱型生产企业,通过“公司+养殖户+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依托先进的生产技术,将平凉红牛的资源优势转向规模化加工优势。
养牛是崆峒区峡门乡颉岭村的老传统,但过去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2016年,颉岭村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村民们挪出了穷窝,也改善了穷业。看得见的新变化让群众干劲十足,从“要我脱贫”变成了“我要脱贫”。这两年,搬出大山沟的马龙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仅住上了新房,还在新建的养殖小区有了牛棚和青贮池。
近年来,崆峒区累计建成万头养牛乡12个、千头养牛村75个,牛产业已成为脱贫主导产业之一,占全区人均纯收入的24%。而在崆峒区花所镇,占地700亩的设施蔬菜基地为村民们带了新盼头。
一花独放不是春。崆峒区按照“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前脱贫抓劳务”的思路,着手实施多元富民产业适宜区全覆盖,劳务收入已达到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60%。花所镇信河村的杨小玲就是通过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崆峒区用“显微镜”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及时建档立卡,实现扶贫对象应纳尽纳,并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2017年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470元增加到4890元,贫困人口减少到501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6%,今年9月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退出贫困县序列。
甘肃台报道。
更多新闻资讯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
编辑:王学睿
责编:王红岩
主编:史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