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 一座城市的美丽蝶变

23.10.2014  08:55

  记者谢志娟

  平凉城变化有多大,平凉人心里最有数。

  “一条马路一幢楼,一个公园一只猴。”老平凉人曾这样戏谑地描述昔日平凉城。一条路,人称十里长街,从东到西一路上坡,从西到东一路下坡,来来回回,非它不可。

  今天的平凉城,条条大路纵横交织、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公园绿地星罗棋布……如果有闲暇,花上3元钱坐公交车直达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去遛个弯儿,也是非常的方便快捷。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挺自豪:“我们平凉城也‘高大上’了!”

  这种破茧成蝶的美丽变化依旧在持续,古丝绸之路上的“陇东旱码头”脱胎换骨今非昔比,值得驻足。

   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这座城市快速发展日新月异

  “远分秦陇三川水,收尽昆仑万重山。”明代著名文学家、平凉籍人赵时春的两句诗道尽平凉山水之城的特点。

  南有南山、北有虎山,两山之间是泾河。东西长20公里,南北仅有2公里的平凉城,很多年在山之间、河之畔悠然存在,却又囿于山水制约,无法伸展腿脚。

  山不会让道、水不会挪地,平凉城“长不大”,似也在情理之中。路倒不止一条,贯穿东西的十里长街串起了南北向的若干道路,只是分布得随意,有些失了章法。平凉市规划局的总规划师陈波是个南方人,当年初到平凉时,“感觉平凉就像南方的一个乡村集市”。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机遇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火热建设……这座陕甘宁结合部的节点城市,不再囿于一隅,适时提出因地制宜东扩、西优、南延、北展,沿河谷川地形成中心城区、城东平凉工业园区、城西崆峒山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区“一中心两园区”的城市结构布局。

  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新思路破壳而出,两山夹一水的地形不再成制约。近年来,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平凉的城市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城市的科学建设,规划是“龙头”。“当前,我们的城市规划体系已比较健全,做到了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我们的每一项规划既要高起点、宽视野,又要留有余地、富有弹性,更要符合平凉实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和需求。”平凉市委书记陈伟在多个场合对城市建设规划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现在真正可以做到我的蓝图我来实现。”陈伟深有感慨:“以前是建设在前,规划在后。资金不足,规划就改,现在是规划绝不让步。”

  有了规划,城市建设就有章可循。两通两达、四通八达、一线三点、六纵九横等工程陆续实施,城区路网逐步合理。今年,围绕城市路网完善提升,平凉市又集中全力实施改造东湖路,开建新科路,打通青年路,东大门道路改造二期、柳湖路东拓、双桥路北拓等路网工程,下功夫打通城区“断头路”,畅通东西出入口,着力构建东进西出、连接内外、畅通便捷的城市环形快车道。

  “原先外地车到了平凉,一下雨,看得见灯火通明,却找不到进城的路。”多年来,出入平凉城区唯有312国道一条路。如今,“西出口由一个增至4个,东出口由一个增至6个,泾河桥由两座增到8座,城区面积由16平方公里增加至36平方公里。站到南山顶一看,原来以平房为主,现在高楼林立。路网一支撑,河南河北城东城西,布局也科学了,教育归教育片区,工业归工业片区、商业归商业片区。平凉城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老城建工作者李建平对平凉城的变化,如数家珍。

  如今走在平整宽敞的东入口大马路上,据说原来能让大卡车“马失前蹄”的大坑小坑已杳无踪迹。大道坦途,车来车往,为这座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城市写下生动注脚。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