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大红沟乡党委
原标题:群众的“主心骨”——记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大红沟乡党委
春节刚过,记者到天祝县大红沟乡采访,集中连片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标准化养殖小区里牛羊满圈;各个村庄小组,水泥路四通八达,自来水家家都有,致富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大家都说,这几年大红沟乡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推动,是全乡干部群众的大干苦干在支撑,而最大的引擎则是乡党委的正确引领,乡党委已成为全乡群众发展致富的“主心骨”。
打铁还得自身硬
大红沟乡党委书记马扎西告诉记者,党建工作他们从不放松,因为只有抓好党建,才能为发展奠定基础、铺平道路,才能把全乡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实现一心一意谋发展、群策群力谋发展。如何抓好党建,马扎西的回答是:打铁还得自身硬,必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发展力。
为实现这个目标,大红沟乡积极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在全乡52个村民小组和12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全都建立党小组,实现了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强化和硬化。组织建立起来,配备班子至关重要。大红沟乡把对党忠诚、坚决维护民族团结、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作为首要标准,从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和科技助理员中选拔村干部,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此外,乡党委把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突出问题、加快发展速度作为三大任务,融入到党建工作始终,无形中形成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格局。各村党支部也狠抓党的建设,针对党员流动性大、居住分散的实际,开设党建手机短信“微课堂”、手机微信,使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近三年,全乡累计培训农牧民党员1500多人次,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充分发挥。
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大红沟乡红沟寺村,马守成是一名实力雄厚的养殖专业户。“我养牛羊已经20多年了,以前是小打小闹,自从建设养殖小区后,规模逐步扩大,效益也逐年提升。”马守成说,现在他的养殖小区年效益达15万元。
马守成只是红沟寺村发展设施养殖增收致富的一个实例。村委会主任陈德仁告诉记者,至去年底,村上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728亩,户均达2.4亩,全村人均收入明显提高。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大红沟乡党委、政府把发展设施畜牧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去年共建成马铃薯种植基地3000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2万亩;至目前,累计建设设施农业6300亩,百亩连片养殖小区5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5%,70%以上的农牧民实现稳步脱贫。
为让更多的农牧民尽快脱贫致富,该乡大力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近三年先后争取资金1.3亿元,整组搬迁340户1521人,彻底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2014年,该乡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整治、西顶管道维修、红沟寺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广场等重点项目30多项。一系列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使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用真情维护民利
除群众增收步伐加快之外,社会和谐是大红沟乡的另一特点。说起这点,马扎西自豪地说,他们坚持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两手抓、两手硬,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才换来了今天的好成绩。
该乡全面落实“党员干部驻寺抓点制、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制、重要时段巡逻设点制”的“三点”工作法,在矛盾排查上抓“小”,坚持定期排查、集中排查、专项排查相结合,防微杜渐。在信息预警上抓“早”,采取专业人员与广大群众、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在每个村民小组设立维稳信息员,将信息触角延伸到组到户,及时有效掌控信息。在矛盾化解上抓“责”,建立村党支部对乡党委负责制、信息员对党委书记负责制、领导包案督办制、案情反复责任追究制。记者在一张统计表中看到,2014年,该乡共排查矛盾纠纷88起,其中61起在村一级化解,27起在乡调委会化解,调解化解率100%,无一例越级上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