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精们来了”,大学精神走了
原标题:三俗标语背后的大学精神迷失
“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这是吉林大学广播站贴出的迎新标语。今年的大学迎新,各大高校都挂出了很多非常另类的标语,有的励志,有的搞笑,引发舆论广泛争议。(9月3日《新京报》)
无论是励志版,还是简单版,抑或鸡汤版,总的说来都是“三俗版”,要么内容低俗,要么内涵庸俗,要么表达恶俗,没有高大上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接地气的下里巴人,有的只是浅薄的戏说和粗俗的迎合。没修养,没内涵,没层次,误把低俗当幽默,错把低级当平易,大学精神残缺,文化被异化,庸俗低媚,让人不解的是,这是理想中的大学和正在创建的一流大学吗?
迎接新同学,当然不需要一本正经的说教,也不需要严肃认真的讲理,更不需要照搬照抄的借用。但一幅标语就是一个大学文化和内涵的体现,就如同“校训”那样,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精神风貌。如果将一所大学比作一个人,哪怕你校舍再漂亮,设施再先进,拥有一流的硬件和装备,但若是你说出第一句话,就粗俗不堪,那么足以证明其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所大学何尝不是如此,当你面对一幅内容粗俗而低级的标语,那美好的印象也必然会荡然无存。稍懂心理学的人都应知道,这种“第一印象”的影响将会很难改变。
所谓一花一世界。每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其实都有合理的解释。迎新标语庸俗化其实是大学精神迷失后的必然表现。确切地说,时下国内的大学既没有传统的矜持,也没有现代大学的风范,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金钱主义的影响下,日益成为“名利场”和“小社会”。有人盘点了大学庸俗化表现,主要有一是官本位倾向;二是市侩作风,庸俗的功利主义横行;三是学术行为不良,包括学术上的造假、抄袭、剽窃、粗制滥造;四是犬儒现象,把现实放在眼中,对任何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不能不说,这些总结有一定针对性。也正是在“大学都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语境下,才有了一些大学女生“宁做二奶,不嫁穷人”的志向,也才有了“近期多个地方发生的女大学生被害事件”之后,才发现有女生主动见“干爹”。犹记得,山东某政法学院和武汉某大学的高招中,就是在官方微博中发“美女组图”,高举“学姐在等你”的牌子。对比耶鲁大学学生自导自演的《我为什么选择耶鲁》,可谓高低立判差距悬殊。
德国教育家洪堡指出“大学是社会的道德灵魂”,蔡元培强调大学是“社会之模范、文化之中心”。文学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林少华认为,社会的庸俗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学的庸俗化。如果将标语比作校园文化的载体,作为大学文化的表现,那么其层次和表现如何,其实也就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展现。迎新标语庸俗化背后大学精神的迷失,这是值得警醒的危机。从“迎新标语”这个小切口,我们可以管窥大学精神“荒漠化”和回归紧迫性。
■再评
对大学另类迎新标语别太较真
王聃
尽管现在的大学和社会间早已没有了“围墙”,但人们对于象牙塔,依旧抱有着一些期待,所以高校的某些节点与仪式,仍会格外受到关注。譬如,一年一度毕业典礼上大学校长的讲话,或精彩或诙谐或生硬,总会悄然激荡起舆论的涟漪,甚至让一些个性校长迅速走红;再譬如,高校的迎新标语,我们也早已不止一次地谈论——它们共同构成外界观察大学以及大学生活的一个切面。正因如此,“小妖精们”的标语一时招致板砖和口水。
“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初始感觉而论,标语确实显得“轻佻”,或者说它让人嗅不到应有的校园清纯气息,但是,这种标语真的就完全不可以接受吗?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纵然该条标语显得特立独行,但总体比较,它仍旧不是大学校园迎新标语中的“主流”。那么,将其定义为校园里年轻人们的“另类表达”,可能更为准确。“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或许未必就契合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规则,但特例的青春式表达,只要不违背法规和公序良俗,就应该允许和接受它的存在。
所以,真正需要还原的是,为何我们会对一条“小妖精”的校园标语如此敏感?在我看来,这对应的事实上是两个问题。其一,在公众的潜意识中,都有着某种“标语以载道”的认知,他们会习惯性地给标语附加上意义,认定标语就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其二,议论者常常低估了大学生们的甄别能力,觉得他们都会对外来事物无区别地接受。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大学新生都已是成年人,即便看到“小妖精们”的标语,他们也不会衍生恋爱冲动,相反,多数会一笑而过。
当我们在讨论着“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的迎新标语时,我们真的在谈论什么?写作这篇稿子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发现,其实至少早在2011年9月,该条迎新标语就已在网络上热传。一条3年前的迎新标语,为何在今天会再度引发公众热议?当我们指责标语的轻浮和不合时宜时,这本身是否就是另一种求真和宽容精神的缺失?“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的标语,其实没那么可怕,它和其他的青春叙事并无区别。如果我们对此过于认真,那就真的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