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中乐园
剧照
电影《云中的郎木寺》最近荣获欧洲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大奖,成为我国近年来唯一获此殊荣的影片。
《云中的郎木寺》是我省青年导演徐鸿钧拍摄的第五部藏族题材电影,此前他曾应邀去台湾举办了他的个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展,受到了高度评价。
《云中的郎木寺》通过戴安寻找失踪的父亲,展示了人们对于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与追求。电影不仅还原了藏族的风俗、信仰特色,还向观众展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和谐生存状态。电影自然流畅,有较深的内涵。
(一)片题改为《云中的郎木寺》改得好,很有意境,它既是虚幻的,又是现实的,既是天上的,又是人间的。做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比原题《郎木寺的诱惑》更具诱惑力。
片中不仅大量地运用了云雾缭绕状如仙境的郎木寺镜头,还把大量虚幻的情节,融于故事中。比如几次父亲的出现。这不仅与片题有了很好的呼应,也增加了整个影片的疑惑感。
(二)片子有一定的深度,戴一鸣从外国来到中国,他寻找的决不仅仅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从他彷徨、憧憬的眼神可以断定,他要寻找的是他心中的乐园——天人合一。最后为了抢救卓雅,他滚落山崖消失了,也许他真的死了,也许是为了逃避世俗的骚扰,去寻找那理想世界了,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
(三)剧本像一首诗,这和徐鸿钧以往的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在讲求人物,讲求细节的同时,开始追求意境和深度。整个戏从表面上看,几乎没有什么冲突,实际上,它是以人物的心理线索来结构电影的。戴一鸣为什么到草原来?他在寻找什么?写的是他心灵的挣扎,观念的一种颠覆。这种情节淡化构成了一种新的审美趣味,这恰恰表现了一种表意多元化的探索。
(四)本片多处使用了一种模糊概念,比如戴一鸣来草原,卓雅为什么开始说她不知道戴一鸣,戴安小时候真的来过藏区吗?云中郎木寺到底象征着什么?不是作者没有说清楚,而是故意不说清楚。这种叙述上的若隐若现,似有似无都只为造成一种悬念,增加整个故事的悬疑性。这种模糊概念,实际上也是一种思考方式。
(五)达赖喇嘛一直攻击藏区人民没有自由,什么是自由?《云中的郎木寺》没有口号式的标榜,没有赤裸裸的宣传,而是通过鸟儿在尕海上自由飞翔的四个象征性的画面,串起了藏区人民在恋爱、生活、学习、工作等诸方面的自由、快乐、幸福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给了达赖以有力的回击。
(六)藏区是民俗最多,风光最美的地区,编导没有把这些生硬地塞进故事,而是把这些风俗和风光非常自然地融进了电影的人物和情节中,成为了每个事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总之,这是徐鸿钧在电影上的一个拐点和升华,值得称赞。徐鸿钧不仅是一位勤奋的导演,还是一位很有悟性的导演。近年来他的作品颇丰,特别是他拍摄的藏族题材电影,已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因此屡屡获奖。我们因甘肃有这样一位有才华的导演而骄傲,并预祝他拍出更多更好的民族题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