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公共选修课专项教学检查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行,根据学校听课工作的整体安排,3月25日下午,学校组织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集中检查听课,各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对全校公共选课教学进行了集中检查听课、评课,与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听取了师生的意见建议。
公共选修课是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公共选修课可以让学生了解熟悉本专业以及其它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强化人文艺术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加深,而且还有助于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本学期全校共开设公共任选课132门,其中课堂面授课程91门,网络通识课25门。人文社科类课程39门,自然科学类课程41门,艺术体育类课程36门。全校共有24747人次选修公共任选课,其中课堂面授课程选修12198人次,网络通识课选修12549人次。
从检查听课情况来看,全校公共选修课教学情况整体较好,任课教师能够按时到岗,教学准备充分,教学信息量大,能够将公共选修课的实用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课堂生动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由于公共选修课涉及知识较多,信息量大,相对课上时间较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将一些辅助手段充分利用起来,运用视频资料、录像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并通过网络将课件、习题、讨论专题上传,通过网络和学生交流、答疑。
课后,听课人员与任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授课教师表示,由于公共选修课针对全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充分考虑选课学生的专业基础,每次选课完毕,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调整,将基本概念、原理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讲解,这样使得学生既能掌握核心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老师普遍表示,公共选修课教学,不仅仅是“教”(teach),而是和学生“分享”(share)的过程,老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授课老师知识储备要丰富,表达能力要强,课堂气氛要好,要广泛与学生互动交流,在学生中形成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