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辟谣成都浣花溪公园放生毒蛇

13.08.2014  11:44



    10日,网友@如来芽光明之旅放生发布的一条微博引发网友关注,微博晒出了在浣花溪公园的一场放生活动,还贴出了一些被放生的蛇和乌龟的照片。有网友惊呼放生的是毒蛇。对此,博主回应,放生活动只是在公园举行仪式,实际放生地远在距成都市区200公里外的深山。

    这两天,“广东女子在公园放生五步蛇眼镜蛇等多条毒蛇“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而成都也出现了“放蛇”事件。

    10日,网友@如来芽光明之旅放生发布的一条微博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微博晒出了当天在浣花溪公园的一场放生活动,还贴出了一些被放生的蛇和乌龟的照片。有网友惊呼,“那是毒蛇‘竹叶青’!

    对此,华西都市报记者进行求证,博主安女士回应,放生活动只是在公园举行仪式,实际放生地远在距成都市区200公里外的深山。随后,成都市林业园林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工作人员鉴定后表示,博主放生的蛇虽然无毒,但并不赞同私人放生行为。

    据了解,近几年来锦鲤、鳄雀鳝等常常被用来放生的动物,实际上并不适合被放生。专家建议,发现野生动物,可以联系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或动物园进行放生或饲养。

    公园里放生毒蛇?

    一则微博引发众网友担忧

    引发网友关注的这则微博,是@如来芽光明之旅放生在8月10日发布的。

    微博中,博主晒出了几张放生活动的照片,只见几十名放生者在浣花溪公园的一处亭子里围成一圈,脚下放着几十个长方形的塑料筐,里面装着各种等待放生的动物。还有一名放生者拿着一个木盒,靠在围栏边。

    引发网友激烈讨论的是其中几张蛇的照片。照片中,六七条颜色较深的蛇相互纠缠着盘在草丛中。另一张照片中,一条小青蛇趴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翠绿的身子蜿蜒着伸向河中。“这是有名的‘竹叶青’!”不少网友惊呼,照片中的小青蛇是毒蛇,“以后再也不去公园了!

    在该微博下,有1000多条评论,大部分都是对人身安全的担忧,“放生毒蛇?公园里别人的安全怎么办?

    放生的蛇没有毒

    园林局工作人员看图鉴定

    记者在@如来芽光明之旅的微博中看到,今年1月、6月、7月都曾组织放生活动,放生的包括蛇、泥鳅等。

    随后,记者联系上该微博博主安女士,她向记者解释,最近一次放生活动是8月10日进行的,先在浣花溪公园举行仪式,之后由部分代表将动物运往深山放生,“我们并没有在公园放生毒蛇。

    安女士介绍,放生活动都是自发组织的,一般是先在公园集合,随后将动物运往深山放生,“在公园放生,它们会被抓走。”安女士称,“我们不会放生有毒的动物,放生的蛇都是没有毒的。

    随后,记者将微博中蛇的图片发给成都市林业园林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工作人员,经过鉴定,图片中的小青蛇并不是毒蛇“竹叶青”,而是翠青蛇。

    “‘竹叶青’的头是钝头三角形,吃老鼠;翠青蛇头是细长的,无毒,吃蚯蚓。”至于另外几条颜色较深的蛇,则是王锦蛇和乌梢蛇,“都是没有毒的。

    12日下午2点16分,@如来芽光明之旅又发微博,就放生蛇发表几点声明:浣花溪公园只是我们的集合地点,所有的蛇都是拉到离成都200公里以外的无人深山(放生),而且全部是无毒的蛇。请大家放心。公园回应公园放生必须报告专人管理每天巡查

    8月12日中午12点过,记者来到照片中浣花溪公园的凉亭,附近的公园巡逻员王燕成说,在浣花溪公园放生的人很多,“几乎每天都有。”10日当天,正是王燕成值班,他看到了安女士一行人的活动经过。“他们先是在亭子里集合,之后放生了一些鸟和泥鳅,但没有放蛇。

    公园管理方负责人表示,园区有明确规定不能放生有毒、有害生物,“如果在公园放生,必须向管理方汇报。”该负责人表示,“放生活动有专人管理,每天有巡逻人员巡查,一旦发现违规放生行为,将进行制止。”专家观点

    不赞成私人放生乱放生或造成生物入侵

    虽然放生的生物并没有毒性,但成都市林业园林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工作人员并不赞成私人放生的行为。

    “胡乱放生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该工作人员称,随意放生还可能导致放生地区当地物种的正常生态平衡被打破,造成生态链混乱。同时,一些人通过捕猎,将野生动物卖给放生人,“可能加剧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如果是人工养殖的动物,放生后由于不适应野外生存环境,最终仍“难逃一死”。

    该工作人员介绍,规范的野生动物放生一般采用“原地放生”原则,“比如熊猫,在哪发现,救治之后会再回到发现地放生,这样就不会对它的生活环境和习惯造成太大影响。”他建议,发现野生动物可以和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或动物园联系,必要时可以拨打110求助。

    锦鲤和小龙虾等不适合放生新闻链接

    近年来,放生行为越来越多,事实上,有些动物是不宜放生的。

    1、鳄雀鳝。外来物种,产于美洲,生性凶猛,生长迅速,全身有毒,不可食用,国内无其天敌,常有人拿它当宠物养。如果放生,其所在水域其他鱼种将大幅减少直至灭绝。

    2、清道夫。外来物种,属鲇鱼科,又叫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几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由于是外来物种,目前在国内尚无天敌,在江河中容易大量繁殖,并且它喜欢吃其他鱼类的受精卵,会威胁本地鱼类生存,破坏生态链。

    3、埃及胡子鲶。又称革胡子鲶,为非洲物种,繁殖迅速,性情凶猛,大量吞食其他小鱼和鱼苗,在找不到食物时常有同类相食的情况。

4、鳄鱼类。近来发现有人将鳄鱼当宠物养,养大了不好玩时就放生,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5、巴西龟、鳄龟类。现已成泛滥之势,巴西龟因大量掠夺同类生存资源而被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入侵物种,被称为“生态杀手”;鳄龟性情凶猛,能轻易咬断人的手指,对原生物种危害特别大。

6、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是甲壳类中分布最广的外来入侵物种,适应能力极强。其对当地物种具有生态竞争优势,易导致破坏性危害。

7、锦鲤、镜鲤类。都是普通鲤鱼基因突变的产物,在国外,锦鲤、镜鲤一般都养在池塘等封闭水城,不会向野生水域放生,因为转基因生物的下一代会出现严重的基因性状分离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