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宝钞”七十年内贬值一百倍说明了什么?

18.08.2014  13:06

核心提示:朱元璋死后,大明宝钞的贬值程度日甚一日,到明宣宗的时候,一石米、一匹棉居然要宝钞五十贯。正统九年(1444年),一石米已经需要一百贯,从此大明宝钞兑换铜钱,一贯基本上没有超过两文。

本文摘自:学习时报2014年8月4日A9版,作者:游宇明,原题为:《“大明宝钞”的贬值》

朱元璋当皇帝之后,开始向元代学习,推行纸币。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明朝第一套纸币正式出笼。明朝的纸币被称为“大明宝钞”,每张大约长34厘米、宽20厘米,中间写着“一贯”“五百文”等面值,外侧是一圈龙纹的花栏,宝钞背面印着“大明宝钞,通行天下”八个篆体大字。纸币最初是由中书省发行的,中书省撤销后,改由户部负责。宝钞与以前的金属货币是怎样一种兑换关系呢?朱元璋规定:大明宝钞一贯等同于白银一两、铜钱一千,黄金0.25两,还可以折换米一石(明制,一石相当于120斤)。  发行纸币应该算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发行纸币是需要准备金的,通俗地说,就是你发行一贯的纸币,国库里就得有一两银子存在那儿,这样,纸币才不会贬值。朱元璋的经济学常识等于零,发行纸币的时候,他脑子里根本没有“准备金”这个概念。加上政权初创,用钱的地方也多,朱元璋印钞票简直上了瘾。洪武时期发行大明宝钞的二十四年,平均每年都要发行515万锭,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大明宝钞更是发行到了1500万锭。而元代发行的纸币最初只有20万锭,后来虽然有所增加,也大多控制在150万锭之下。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知道明初的纸币超发到了什么程度。纸币超发必然带来贬值,洪武三十年,一两白银可以买四石米,如果用宝钞买,却要十贯。朱元璋死后,大明宝钞的贬值程度日甚一日,到明宣宗的时候,一石米、一匹棉居然要宝钞五十贯。正统九年(1444年),一石米已经需要一百贯,从此大明宝钞兑换铜钱,一贯基本上没有超过两文。  大明宝钞如此贬值,皇家人要想有所作为,其实也不是太难,比如大幅度削减用于宫廷的各种开支,少建些宫廷,少追求些生活的浮华,少养些跟皇室沾亲带故的闲人,这钱就省出来了。退一万步说,就算缩减“政府行政性经费”效果有限,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来解决财政危机,然而,明朝的老大们却没有这样想,他们只希望通过歪门邪道来挽救大明宝钞。朱棣执政时,他听从陈瑛的建议,对大家都要消耗的食盐按斤收钞。只是朱棣毕竟有点脑子,他没有立即在全国执行,而是在个别地方试点。宣宗时,夏元吉建议对市集商贩加税以回收宝钞,朱瞻基对这个建议奉为至宝,一时间,菜地、果树、仓库、驴车等都要征税,他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三十三个钞关,征收船钞,即按船的重量收税。老百姓因此怨声载道。  皇权维护的是一己、一个家族的利益,它在本质上是极其自私的。社会鼎盛、财富相对充盈时,皇家人固然要挥金如土;社会出现某种危机时,皇家人想到的同样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保住自己与一个家族的利益,至于老百姓活得怎么样、国家能否真正强大起来,他们很少真正去想。明朝统治者对大明宝钞的态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曾听人说,“权力必须懂得谦卑”,其实,自古至今,从没有懂得谦卑的权力,权力的谦卑都是环境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