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兼顾 推动协调发展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制约着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只有统筹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优化各种结构、补齐明显短板,才能有效化解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只有用系统的、整体的、均衡的方法,才能提高发展的总体质量和综合效益,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省委副书记欧阳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协调发展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把协调发展的理念贯彻落实到谋划部署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协调发展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社会和谐融洽、增进人民幸福安康。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各类资源的高效均衡配置。
要加快区域融合发展、组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要素共享、各展特色,避免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
要优化生产力布局,把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优先布局在有资源禀赋和有开发条件的落后地区。
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重点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着力改善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条件,提升富民产业的发展水平。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要破除各种歧视性政策障碍,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同等待遇,在就业、入学、就医、社保、住房等方面,努力做到一视同仁。
要加快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中小城市和建制镇为重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和生活。
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共用共享,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要大力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引导食品、中药材加工等企业,把原料基地、“第一车间”直接建在农村,既带动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也使工业拥有了优质充足的原料,实现“双赢”。同时,商贸流通业要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解决好农民“卖东西难”、“买东西贵”的问题。
要加快发展富民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优先解决好3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让所有农民都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要着力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实施绿化美化、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一批美丽乡村,使农村也能成为宜居、休闲的地方,在富起来的同时也美起来、乐起来。
——推动产业协调发展
要下功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加减法,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层次,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用工业化的理念和手段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多元、安全、优质的现代农牧业,全面提升农业的规模与加工能力,增加附加值和整体效益,并创一批打得响的食品、药品品牌;要制定分摊和兜底的破产、待业保障政策,有序淘汰低端、无效产能和僵尸企业,同时,尽快增加有优势、有竞争力、有市场需求的新企业和新产能;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同时,更好满足老百姓生活服务的需求。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要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业态,培育新的供给能力和经济增长点;要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市场需求的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生、陇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产业新业态,尤其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当前现代服务业的首位工程加快发展。
优化所有制结构。要深化国企改革,增强竞争活力;要放开搞活民营经济,完善和落实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营造更加公平、开放、高效的企业发展和创业环境。
——推动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
要在有合理回报的前提下,扩大有效投资规模,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
要增加有效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大众消费能力,让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要充分发挥我省产业特色优势,开发面向国际市场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尤其要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扩大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开放,尽快发挥出口潜在的拉动作用。
——推动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要在加大对教育、卫生、文体、社保等公共产品的投入的同时,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体民众都享受到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公共服务。
要推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优化存量、扩大增量,特别是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经费、资源和人才,要更多向县及县以下倾斜。
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行业自律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真正成为小政府、大社会。
要加强法治建设,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实现依法治省,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协调
要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以当前最突出的诚信和友善问题为重点,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先从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做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延续、发扬光大。
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猜疑,让社会变得更温暖、更充满着信任和关爱,形成全社会忠厚、包容、互助的良好氛围。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我省驻军较多、国防科技工业实力较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既是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实的客观需要。
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和科技、医疗、仓储等全要素、多领域的共建共享机制。
要积极配合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吸引更多国有和民营经济参与,在先进技术研发、专用产品生产等方面组建产业联盟,实现兼容发展、互利共赢。
要密切军政军民团结,全力支持国防建设,让军队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