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水”浇开脱贫“花”——甘肃临夏一山村见闻

17.10.2016  18:37

  “我们的烂泥湾、牛蹄窝,快要修成‘小北京’了!”

  不久前,记者来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达沙村,一个汉族、回族、东乡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小山村。见到村支书马祎,记者问:“能否和村民座谈一下?”没想到,20多分钟后,会议室里竟坐了一屋子人,数了一下,除去村干部,共51个。而全村也就200来户人。不一会儿,大家热烈地聊了起来。

  胡须花白的回族老人马松地给首先打开话匣子。他那句“牛蹄窝变‘小北京’”一出口,就把大家逗乐了。老人指着村委会大门外新建的篮球场、小广场和小河上的石拱桥继续说,村里田变平,牛变多,房变新,路变硬。他一辈子虽然没到过北京,但这座新修的石拱桥看起来就像画上的天安门金水桥。

  最近三四年,达沙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翻了番。曾经住在山旮旯里的村民,过去生活挺恓惶,如今集中搬到山下,靠近大路和水源。2015年,达沙村整体脱贫。

  好日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回族村民马海卖提说,30多年前,村里都是贫困户,住着茅草屋,有时还要吃救济粮。日子过得难心,大家也不齐心。不同民族的人,在路上碰见不说话,有时还吹胡子瞪眼睛。那时,达沙村在临夏县小有名气……

  “别倒这些陈芝麻烂谷子了!”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几个村民“叫停”了。52岁的汉族村民冯德录接过话茬:“人心齐,泰山移。我们村的干部公心。”

  在他的记忆中,十多年前,自打村里不同民族的人开始坐在一起吃“平伙”,村里就起了变化。“平伙”是东乡族中流传的古老“AA制”。过去穷,人们极少吃肉,东乡族的祖先发明了凑份子买羊、平分吃羊肉的这一套规则。马祎是东乡族人,他尝试着让全村不同民族的人一起吃“平伙”。

  “吃着‘平伙’侃大山,大家心近了,有事了互相商量。”几位村民七嘴八舌地说,这些年,达沙村人在上海、合肥、福州等地开了30多家小型的牛肉面馆,有些是回族、东乡族人合开的。还有几个回族和汉族人成了合伙跑运输的“联手”。村里人结婚,大家不分民族互相贺喜,盖房子互相帮工。最近3年,达沙村没出现偷盗、斗殴等现象。

  马祎当村干部26年了。最初,他被人轰出家门,现在他是公认的“主心骨”。他插话说,村子是个小社会,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是人心乱了,大家都得跟着受穷,团结出幸福。

  达沙村好似临夏州的缩影。临夏州自然条件严酷,是甘肃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硬骨头”。全州218.38万人中,有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31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9.2%。

  临夏州委书记杨元忠、州长马学礼说,民族团结是治穷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前提。多年来,临夏州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正深入人心。

  1956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16日,一场“庆生”大会在临夏州府临夏市举行,临夏州迎来60岁生日。60年来,临夏州这个“贫甲”之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和如期脱贫号角吹响,临夏州进入历史上脱贫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

  据临夏州政府统计,2015年全州完成生产总值211亿元,同比增长9%,增幅位居甘肃第四;固定资产投资298.71亿元,增长13.26%,增幅位居全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07亿元,增长9.2%,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5元,增长12.6%,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全州贫困面从2011年的52.04%下降到15.83%。虽然脱贫攻坚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但民族团结进步的红利正在进一步释放。

  马祎62岁了,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同龄人。他说,钱袋子鼓起来后,教育更紧迫。所幸,村里新建一所幼儿园。2013年起,临夏州出台一项地方政策,全州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到高中,可享受15年免费教育……

  已是深秋时节,达沙村一带层林尽染。在村委会窗外,七八个汉族、东乡族和回族少年在新建的篮球场上打球,喧闹和欢笑声不断传来。(新华社记者任卫东 朱国圣 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