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比领导拿得多,没啥不好意思的
2015年起,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将开始正式实施。降薪后,高管们到底会“减薪”多少钱?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其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甚至有国企员工担心:“高管降薪了,中层不等于要跟着降薪,总不好意思比领导拿得多吧?那不是等于一层一层都降下来?”
面对即将到来的薪酬制度改革,央企负责人面临薪酬的大幅缩水,不仅到手的工资绝对收入减少,各种隐性福利也会大为压缩,作为央企高管自然心有戚戚焉。而作为普通的央企员工,不少人也深谙“唇亡齿寒”的道理,喊出“不好意思比领导拿得多”,看似一句调侃语,其实更是一种忧虑、一声无奈的叹息。其实,这不应成为员工的一种忧虑,而是一个可以有的常态。
国企高管高薪酬高福利一直以来确实令人羡慕嫉妒恨,一边身居官衔高位,一边领取高薪,可谓当官发财两不误。而真正将国企搞的怎么样?实际的业绩或上缴国家的利税等方面的考核激励则很难在高薪酬高福利的待遇得到应有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屡次国企改革留下的“尾巴”,是影响到进一步激发国企活力和竞争力的症结之所在,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行为与权力寻租的空间。即将启动的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可谓是一个切入点,满足公众对高管高薪的不平感之余,也能更好地理顺企业内部的薪酬机制、负责人考核体系,让“多劳多得”、“绩效考核”的市场经济企业运行规则真正根植于央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普通国企员工确实面临降薪的风险,但是否减薪根据的应该是个人作为、贡献,而不应是职位的高低。
员工之所以喊出“不好意思比领导拿得多”,一方面反映出长期以来,国企行政化、负责人领导干部化的现实无奈。作为一家企业,尽管是国有大型央企,员工思想意识根源并非以企业效益、绩效、个人贡献为薪酬分配原则,而是根据行政层级的高低进行收入分配的“衙门化”弊端;另一方面折射出国企员工对于企业高管长期以来领取高薪酬、高福利的现状见惯不怪、甚至习以为常了,一种麻木顺从的表现。由此可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紧迫性,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的长期艰巨性。
其实,《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中“国家明确提出收入分配要提低限高,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但在现实中,一线涨10%往往也赶不上高管涨1%,决不能让一线员工成为高管降薪的陪葬品。”那么“不好意思比领导拿得多”就不仅仅是一句无奈的调侃了,反而是一个可以成为现实的“可能”。真正需要细化操作的是:让真正有能力、有作为、有贡献的人才去实现与领导一样、甚至更高的薪酬和福利,将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引向新的发展的春天。因为这不仅是考验这一轮央企薪酬改革成败关键的风向标,也应成国企真正走向市场、形成竞争性薪酬管理制度的标志。文/徐义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