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儿童读物”:注重知识教育 兼顾道德情感发展
中新网兰州6月1日电 (冯志军 付华林)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敦煌研究院当日披露了一批出自敦煌藏经洞的中国古代“儿童读物”。针对儿童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这些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古代教材,融合了既简单又蕴涵大量知识和思想内容等让儿童乐于接受的“要素”。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意在让儿童消除蒙昧、开启智能的古代儿童课本远比想象中的丰富、有趣。内容不仅涉及儿童字典,思想品德教育、写信实用、百科全书、自然、数学等课本,还有独特的姓氏书,甚至还有专门为女童设定的读物和双语教育课本等。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敦煌研究院披露了一批出自敦煌藏经洞的中国古代“儿童读物”。图为古代儿童字典《字宝》。 敦煌研究院供图 摄如在唐宋之际的敦煌各类学校被普遍采用的《太公家教》一书,即为教育儿童从小文明礼貌、孝顺父母的课本,包含教人要文明礼貌、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虚心好学、认识影响、去恶从善、莫听谗言、礼贤下士等方面。这些鼓励儿童培养勤奋上进的精神,修养自身等教育引导,在今天仍不过时。
在通讯手段远落后于今天的中国古代,写信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古代敦煌文书中有一类文书,就是教会孩子们怎样礼貌措辞给不同的人写信。敦煌遗书里有多种形式的书仪写本,而这些多样的书仪写本,既是人们日常交往必不可缺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儿童必须学习的一种课程。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敦煌研究院披露了一批出自敦煌藏经洞的中国古代“儿童读物”。图为古代双语教育课本《汉藏对译字书》。 敦煌研究院供图 摄此次披露的还有在唐五代之后失传的百科全书式儿童课本《开蒙要训》,所幸敦煌藏经洞有保存的这本识字课本以生活和生产知识为主,包含着天文、地理、岁时、山河、君臣、伦理、婚姻、饮食、农事、商贾、缉盗、狱审等十分丰富的古代治家治国的社会生活知识,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和容量。
由此不难看出,古代的敦煌儿童要学习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尽管其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不同,但是其内容却涵盖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与今天提倡的儿童通识教育的要求是相似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专门为女童设定的读物和双语教育课本。如语言通俗化的《崔氏夫人训女文》课本,其内容主要是教导女性从小有敬事翁姑、和睦家庭、尊卑守礼、顺从丈夫等几个方面的概念。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敦煌地区少女受教育情况,而且还保留了当时婚姻民俗史料。
古代敦煌儿童还有双语教育。敦煌因为在中唐时期属于吐蕃主政,所以敦煌遗书中还有《汉藏对译字书》等写卷。这些课本的产生和来源,和吐蕃统治敦煌时儿童学习汉字和寺院办学等原因有关,是属于敦煌独有的一类汉、藏双语的教育课本。
敦煌研究院分析认为,古代敦煌儿童读物所选取的内容都是儿童熟悉的,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事、物,并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出来,体现了内容的时代性和生活性的特点。儿童在接受这些内容的学习时,既发展了智力,又融入了情感和道德教育。(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