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传统“手艺”留住特色“绝活”

26.05.2015  03:27

□资料照片

▲带有敦煌元素的漆器画板

学生正在进行纤维画创作

    随着央视大型纪录片《手艺》的持续热播,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濒临“消失”的传统技艺。从“陶艺”、“漆艺”到“秦安草编”、“庆阳手工刺绣”……甘肃也有不少这样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手艺”亟待发掘。为了让这些“绝活”不会静静消失,我省不少高校近年来在满足自身教学需求的同时担负起发掘、传承、推广这些“手艺”的责任。记者近日走进我省各高校,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以人为本:培养专业人才继承传统文化

    凭借自身优势,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走在了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前列。学院在推进现代艺术教育的同时,坚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形成了以“陶艺”、“漆艺”、“纤维艺术”、“民族服饰”、“雕刻”五个工作室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尝试从2005年就已经开始。之所以有这样的举措,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左义林称,是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后,学院找到了市场所需并与其紧密对接,因“”施教,让更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就能就业、施展才华。

    左义林告诉记者:“如今,很多传统的技艺都在逐渐的消失,作为大学有这样一种责任去发掘和传承它们。而文化传承,特别是本土特色艺术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能让传统文化通过人才传承下去,这对于美术学院来讲也是首要任务。虽然这种周期可能会长一些,但绝对有意义。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艺术设计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学院一以贯之的宗旨,高校有着天然的人才优势,怎么样保护传承人、培养新传承人,利用师资力量实现项目提升,学院一直在探索着。

    寓教于乐:教室“变身”工作室开创全新模式

    虽然建成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陶艺工作室取得的成果却让这里的每个师生都自豪不已。而陶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甘肃最引以为傲的特色艺术,甘肃也有彩陶之乡的美称。然而近些年来,当人们提起陶器产地时,更多会想起的是山东淄博、江西景德镇、广州潮州等地方。很多人对甘肃陶艺还停留在马家窑文化上。

    这一点左义林感受十分深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创作所需的釉料都从景德镇、佛山等地区购买。付出的价格比较高,得到的东西却不尽如人意。购买的东西没有地方特色,做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反映不出甘肃本地特征,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左义林说道。为了能做出属于甘肃的陶器,2013年,学院从美国聘请了从事陶艺研究已经30年的肯特教授,在外教的带领下,工作室的师生对甘肃各个地方的泥土经过采集实验,最终研发出了42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肃本地特有釉料。

    和陶艺一样,甘肃漆艺产业也曾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甚至一度位列全国三甲,然而随着企业改制、产品质量下降、海外市场萎缩等影响,漆器也同样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这门艺术重现辉煌,学院的漆艺工作室开始和天水的多家漆器厂联合寻找创新之路。

    在几个工作室中,记者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论是陶器、漆画还是纤维制品、服装,都主打敦煌造型和图案。对此左义林解释道:“我们想要做的是把甘肃的文化元素推广出去,这里面最被人们所熟知的就要属敦煌文化,因为敦煌享誉全球的品牌已经打出去,然而很多人对它的概念都只停留在敦煌石窟这一点上,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更直接清晰地去感受这一文化,去了解其中的很多故事。

    接轨社会:在兴趣中传承文化、定位未来

    “我从小就喜欢艺术,高考的时候本想考景德镇陶瓷学院,结果因为成绩差了一点最终没能如愿。”今年大四的司元骑原本学习的是室内设计专业,大二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司元骑接触到了陶艺,自此就痴迷于其中。因为是“半路出家”,没有任何知识理论和操作经验他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在跟随老师学习的同时还要自己钻研、摸索。

    在这样摸索了半年后,学校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外教,经过外教的耐心指导,他对于陶艺从量泥、拉坯、烧窑再到喷釉都有了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在寻找着本土特色艺术与社会接轨的过程中,作为艺术传承引导者的老师们也在进行着自己的转型,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的杨广银教授就属于第一批“转型”老师。1998年,她放下陪伴自己多年的画笔,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装饰艺术。此后的十几年里,漆艺、纤维艺术占据了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对于自己当年做出的决定,杨广银告诉记者:“在我出去以前,也和别人一样,认为艺术就是画画,一辈子也就画油画了,可真正出去了才发现,原来艺术世界可以如此的广阔。

    吐露心声:社团投身艺术保护唤起社会关注

    与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和传承甘肃特色艺术的学校所不同的是,甘肃农业大学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的口号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走丢的文化回家”,他们就是“根与魂”社团,一个旨在尽自己所能,阻止民俗文化和民俗现象消亡的社团。在他们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或许阻挡不了文明的消亡,但是至少可以让她放缓脚步。

    成立两年多来,从天水秦安到平凉再到庆阳,他们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去呼吁人们关注和保护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的负责人左兴艳告诉记者,他们遇到过许许多多坚守自己文化的人,年至耄耋的郭香莲老人、年过七旬的金香莲老人、年过花甲的惠锡敏老人,这些在岁月中坚守文化信仰的守护者都让他们受益匪浅,她们倾其一生各尽所能,只为努力把这些无形的文化与技艺传承下去。

    “活动中,我们团队到了当地的王尹乡中心小学,在教室里见到了很多非常漂亮的草编工艺品,起先我们还以为是这些孩子自己编制而成的,仔细打听后才知道,这些都是出自村中几位老人之手。”左兴艳用一件在秦安活动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对文化消亡的担忧:“在之后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学校的35个小学孩子中只有4个孩子会做一些简单的草编品零件,当地的年轻人也几乎都不会从事这门手艺,这也就预示着草编文化在零零后这一代已经几乎无人继承。

    采访的最后,左兴艳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发自肺腑的愿望:“对于这种局面,我们学生很难真正说去改变什么,所能做的就是将见到的、了解的,通过同学、朋友、媒体、社交网站告诉给每一个能够看到的人们,告诉他们保护这些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呼吁大家都来关注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如果因为我们的行动,能够阻止或者延缓文化的消亡,那我们的行动就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