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驱动发展集聚“第一资源” ——金昌市推进人才工作综述
金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实施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为抓手,外联内聚,引育并举,以更开放的引进政策、更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更完善的党管人才机制,吸引大批人才齐聚共建花城金昌。
破除政策壁垒 开辟引才“快车道”
“我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和成长,每一步都凝结了组织、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关爱,唯有以更扎实、努力的工作表达感激之情。”天津大学博士陈有华说。
陈有华是金昌市2014年引进人才,毕业后,他顶着压力放弃了深圳的工作,毅然来到金昌,并迅速转换角色,投入工作,在岗位上取得了新业绩。
走进金昌市人才公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引进人才的服务和管理。
在这里,“知然学堂”设施齐备,购买和订阅的各类专业报纸杂志超过200份,引进人才在这里定期开展专题研讨、知识讲座、理论学习等活动。创办的《初心》杂志及时反映人才动态和政策信息,推广人才工作的典型经验,宣传报道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今年初,市人才公寓党员服务站的正式运行,使人才公寓的服务平台更加完善。
金昌市委、市政府以“真金白银”诚纳贤士,出台了人才引进方面的一系列文件,严格兑现安家补助、配偶就业、岗位津贴、住房保障等政策待遇,制定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努力破解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瓶颈制约,力求形成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
近3年来,全市共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及博士研究生、省领军人才、省级优秀专家、正高级职称专家发放岗位津贴和购房补贴400多万元,累计装修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161套,并专门开办补贴性食堂,有效解决了引进人才的食宿问题。
筑平台搭载体 打造用才“大舞台”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这是金昌市推进人才工作形成的共识。
市委、市政府不断探索灵活便捷的用人机制,探索建立了政府买单、企业用人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单位需求、专业对口的分配原则,把急需紧缺人才安排到全市最需要、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特别是对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将其关系挂靠在市人才储备中心,工作岗位安排到市属企业和园区,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围绕有色金属、化工循环、文化旅游等产业,金昌市引进一批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解决了技术难题,促进了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针对卫生系统急需临床医学人才,集中引进了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的医学类学生,这批人才经过岗前培训,便快速投入到工作中,极大地缓解了医疗行业的用人紧张局面。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年轻人一样大有可为。”这是金川区双湾镇镇长、北京大学硕士生梁少卿的深刻感受。从北大研究生到普通乡村干部再到乡镇领导干部,扎实的基层工作经历让他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掌声。谈到未来,梁少卿说,前进的脚步不会停下,自己还有很多梦想要在金昌实现。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到金昌扎根,在各机关、乡镇、企业建功立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引培并举以用为本 搭建育才“立交桥”
在对急需紧缺人才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金昌市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创新引才模式,组建引才小组面向全国“985工程”院校集中引才,近年来共集中引进“985工程”院校和部分医学院学生220名,涉及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材料科学、化学工艺、临床医学、园林园艺、土木工程、建筑学、法医学等专业。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总体思路,全市先后柔性引进旅游规划、园林园艺、香草植物、病虫害防治、荒漠化植物繁育及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专家20多名,参与和支持全市重点工程实施和建设。
为确保各类人才发挥最大作用,金昌市围绕“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引培并举,以用为本,通过多方位的学习、培养、实践、历练,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实施优秀年轻干部重点培养工程,分批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目前,优秀人才从基层一线脱颖而出,有6名人才得到提拔重用。加快创新型人才、领军型人才和首席技师培养,引导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引导高层次人才通过“传帮带”加快培养行业骨干,并担任创业导师帮助创业者成长发展。
围绕加快推进资源型工矿城市转型发展,在深入推进“3121”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镍都百名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项目的同时,金昌市有重点地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等方面倾斜。近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人才开发资助资金1000万元,带动各单位投入人才资金2000多万元,重点扶持产业工人转型培训、芳香植物精油提取、“紫金家园众创空间”“985书香花语”知然创新书院等近100个人才资源开发项目顺利实施。(记者刘兴元 通讯员闫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