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要保留本色突出特色

01.06.2016  19:53

    “自青城古镇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以来,青城古镇就成了兰州市民最热衷的‘乡村游’之地。”说起榆中县青城镇的乡村旅游,青城镇的居民们甚是自豪。据统计,榆中县近年来累计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2015年,榆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5.7亿元,同比增长13.24%,拉动GDP增长4.99个百分点。如今,榆中县实施文化旅游壮大工程,建成了兴隆山、官滩沟、兰州战役遗址等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四季旅游全覆盖。(详见《兰州日报》5月31日八版)

    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朝阳产业,近年来在兰州发展得特别迅猛。随着兰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广大乡村基础设施也得以改善,乡村民族文化的发掘和培育,独具兰州特色的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外地游客尤其是都市游客的青睐。这本是好事一桩,它可为人们提供更多走进绿色、融入自然、享受休闲生活的生态化空间。然而,反观近几年来兴起的某些乡村游,经济效益似乎成了经营者们的主要追逐目标。而且很多乡村旅游项目缺乏创意,照搬他人模式,让人走到哪儿都似曾相识,而且价格也不便宜,长此以往,肯定难以激起人们再前去旅游的兴致。

    因此,面对即有的资源开发乡村旅游,要细心挖掘、整理、开发,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把最闪光的东西、最具特色的产品呈现给游人,绝非种点花草,建几栋干净房子就成的,必须依靠浓郁的本土气息,运用创新思维,发掘比较优势,避免雷同撞脸,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东西,让游人既欣赏到本土的自然风光,还能享受到乡野乐趣。最终,达到使人不仅自己看了还想再来,还会口口相传吸引更多人来的目的。青城之所以能吸引兰州人来此,有其自身的文化魅力的吸引,但下一步的发展前景,依然要向这个方向看齐,向文化内涵要效益。

    另一方面,笔者觉得乡村游不仅仅是看景点、景色、吃吃喝喝,互动体验的休闲生活也很重要,“”其实也可以成为乡村游独特的内涵。那么,乡村如何玩出新花样呢?体验就能补短板。磨豆腐、烧饭、饲养、深井打水等。这些颇费力气、看起来也并不高大上的项目,对于旅游者来说,无疑是最佳的生活体验。因此,发展乡村游,农村不仅需要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升级衣食住行,同时也不能丢掉最本土古朴的生活场景。把二者结合,乡村游才能生动、丰富起来。显然,青城的乡村旅游发展红火,也得益于这一点。

    除此之外,我们不该闭门造车,还可以借鉴、学习很多地方的经验,因地制宜,把兰州本地的美丽乡村与景点融为一体,形成本土特色,打造本土品牌,把乡村游做大、做实、做强。让乡村那些“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青山绿水”变成农民的“钱袋子”——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