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打出“组合拳”全面推进精准扶贫
近年来,永靖县认真落实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政策和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坚定不移地走“吃读书饭、种科技田、发养殖财、挣外地钱、往好处搬”的五条扶贫开发路子,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切实解决群众发展难题,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自2011年以来,全县投入扶贫资金10多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33亿元,帮助4.56万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382元增加到3619元,净增1237元。
永靖县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实施村庄改造大会战,投资3亿元硬化村社道路、巷道近10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250公里,川塬区90%、山区70%的村社巷道实现了水泥硬化,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投资2.9亿元,完成了东部山区、西部山区、三塬、盐锅峡和县城五大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城乡安全饮水全覆盖,全县自来水入户率由原来的17.9%提高到96%以上。积极实施农田水利项目,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保灌能力进一步提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投入资金3亿多元,对东西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不宜继续投资、10户以下的自然村贫困群众,采取乡镇内搬迁、跨乡镇搬迁、城镇搬迁三种搬迁方式进行整体搬迁,建成易地搬迁点33个,搬迁群众3700户、1.7万人,相当于搬迁了2个中型乡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选好特色产业是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保障,该县围绕特色扶贫产业,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攻坚战。坚持扩规模增效益、兴科技提品质的思路,着力培育富民增收产业,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6万亩,红枣、核桃、苹果、花椒等经济林18.8万亩。东山区大力发展百合种植,每年新增百合3000亩,留床面积3.5万亩,户均增收3万元。今年,动工建设投资1.1亿元的三塬、岘塬、盐锅峡3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新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500亩,发展高原夏菜8000亩,已流转土地1万亩。在东西山区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每年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5万亩以上,脱毒马铃薯15万亩以上,占到东西山区粮播面积的85%以上,实现适宜区全覆盖,农业种植效益大幅提高,仅此一项农民户均增收1.3万元,占到群众收入的三分之一。同时,坚持旱作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采取以奖代补、惠农贷款、行政推动等多项措施,建成联户养殖小区21个、规模养殖场39个,全县羊存栏新增10万只,为促进群众增收探索出了新路子。
积极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资金,加大对农民工和“两后生”的技能培训,每年输转劳务4万人以上,年实现劳务收入5亿元以上。同时,加大先进农机具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开展送技术、良种下乡进村活动,全膜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等16项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突出公平公正、及时足额、提标扩面原则,严格执行农村低保“四优先、五不准”和城市低保“十不准”政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以城乡低保、新农合、新农保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落实更加公平公正,有效增加了群众政策性收入,困难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县3.81万贫困人口已纳入农村低保,占农业总人口的23.6%;9372人纳入城市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积极开展双联行动,各联系单位协调落实项目93个、资金6500万元,为贫困群众捐资捐物1116万元,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了一批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双联行动带来的实惠。依托“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个载体,在111个村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入社农户达到1.7万户,社员和企业缴纳互助金9578万元,已发放互助金借款6970万元,积极鼓励群众创业致富。县财政拿出4000万元,成立了担保公司,发放双联惠农贷款1.4亿元,有效破解了发展资金不足难题。
一系列扶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加快了永靖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讯员 王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