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坚定不移重培育强三农 助推农民稳定增收

30.01.2015  16:41

    2014年,陇西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有力地助推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以打造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目标,县上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先后在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合实施高效节水农业项目49个,完成投资3.2亿元,“一线三园”集群带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以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为重点,按照多轮驱动的原则,累计安排财政扶持资金5576.5万元、撬动信贷资金26.25亿元,以中医药为主的区域首位产业和以畜草、马铃薯、菌菜、林果、旱作农业为主的富民多元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突出“精准”扶贫和“造血”扶贫,先后整合投入涉农扶贫资金33.32亿元,实施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77个,15个贫困村和柯寨乡实现整体脱贫,全县减少贫困人口2.9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7%,小康社会整体实现程度达到72.4%,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深入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89元,增长12.6%。

    2015年陇西县将继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调优农业结构,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1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1.8%以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14年增长13%。

    围绕这一目标,县上将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力争全年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0亿元、专项扶贫资金1亿元以上,实施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51个。扎实推进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好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牧业等总投资3.6亿元的44个项目,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档次和示范引领水平。围绕“洮河水来了怎么办”,及早谋划建设提灌调蓄工程,加快土地开发治理,完善田间渠系配套,推广高效节水滴灌技术,发展现代设施农牧业,让每一滴宝贵的洮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围绕合理优化区域种植结构,中药材种植将重点抓好以渭河沿川、南部山区、西北山区为重点的提质增效区和以北川、北山区为重点的扩面增收区建设,并向永吉、和平等栽植面积小、土质结构好的乡镇延伸。同时,通过稳步推广产值保险、以奖代补等方式,力争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标准化面积扩大到15万亩以上。马铃薯种植将突出良种化,重点在渭河沿川6个乡镇推广早熟地膜马铃薯,在渭河以北乡镇稳步扩大种植面积,在福星等4个主产乡镇加大脱毒种薯扩繁,全县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稳定在38万亩左右。在此基础上,县上将突出设施化和有机化,大力推广以塑料大棚和地膜蔬菜为主的菌菜种植。持续提升畜草产业在大农业内部中的比重,确保引进基础母畜2.22万(头)只、发展适度规模养殖6600户以上,新建养殖场200个,加工转化秸秆饲料60万吨,畜草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3%以上。不断提高林果产业所占比重,积极推广核桃、软儿梨、油用牡丹等特色品种,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实施,在仁寿山、天定高速公路沿线等适宜区域建设林果基地2万亩,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谋划林果产品深加工,促进转化增值。(柴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