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 大民生——甘肃省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纪实(上)
原标题:小厕所 大民生
——我省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纪实(上)
厕所虽小,却是关系民生的大事。
伴随爱国卫生工作的蓬勃发展,近年来,甘肃把农村卫生改厕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试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甘肃农村地区转观念、改陋习、促文明、建新村的路子。2016年,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79%,比2015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36.41%。
日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对全省推进“厕所革命”作出的批示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推进“厕所革命”,并要求推广到广大农村地区去,体现了对百姓民生的高度关切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各地各有关方面要从小处着眼、实处入手,立足优化我省旅游环境、提高群众工作生活品质、提升全社会文明水平,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旅游业发展和全省环境大整治行动,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把推进“厕所革命”当作一项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抓好,真正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也在批示中指出,“厕所革命”从旅游业扩展到城乡全域,与我省正在搞的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等高度契合,希望各地各有关方面多下点功夫,把它做成我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品牌打出来。
如今,在陇原广大乡村,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正在改变着乡村环境,也为普通农家带来了卫生观念及生活方式上的大变革。不少群众高兴地说:“新厕所既干净,又方便,再也不用上土厕所了。和城市里的没啥区别,城里的亲戚朋友来了,看着也体面。”
整齐的瓷砖墙壁,洁白的陶瓷蹲便器……在正宁县山河镇西关村,村民张富民家里改造完的农家厕所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
“这是沾了‘改厕工程’的光,过去我家使用露天厕所,一到夏天蚊蝇飞舞,院子里臭气熏天,一到冬天又寒冷无比,老人和孩子上厕所很不方便。如今,我家用上了无害化生态厕所,干净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张富民高兴地说。
正如张富民所说,“四堵墙,两块砖,一个坑”,这是过去甘肃农村厕所的普遍写照。
从2012年起,我省各市县区将农村改厕列入“民生工程”,与经济发展目标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并出台了符合各自实际的农村改厕工作实施计划和办法,通过宣讲政策、典型示范、资金扶持等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用制度规范农村改厕工作。
农村厕所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各地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因地制宜实施无害化厕所改造,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
兰州市把农村卫生改厕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在学习借鉴河北、山东等省农村卫生改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节水型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改造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5466座。
张掖市成立了农村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市、县区和乡镇、村社的工作职责,进一步靠实了责任,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正宁县在农村推广兴建无害化生态厕所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将列入改厕计划的行政村分为精致型、普通型、简易型三种类型。
岷县采取以奖代补、县直单位帮建、单位企业资助、乡镇项目整合及农户自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筹措资金,购置双瓮漏斗式、三格式卫生厕所设备1860套,有序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近年来,全省农村改厕工作,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的脏、乱、差、臭等老大难问题,而且改善了群众生产环境、生活习惯和健康指数,也为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卫生基础。
家住榆中县大兴营村的沈玉龙,今年7月刚刚搬进新房。“厨房与厕所相邻,放在以前绝不可能,过去厕所都是和猪圈羊圈混在一起。”他打趣着,推开了厕所门,瓷砖铺地,洗手台、淋浴器、水冲式便厕一应俱全。
“现在,我们这里的厕所和城市里的没啥区别,而且空间面积也大。”沈玉龙告诉记者,房屋的布局都是自己亲自设计的,特别是卫生间,特意要建成环保节水型的。
如今,在大兴营村家家户户的厕所都经过了改造。自此,农户家的污水和粪便直接流到自家的集污井中,半年抽一回,还可以当肥料。这种做法,既可以让村容村貌整洁,又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采访中,很多村民深有感触地说,改厕之前,总觉得自己是农村人,没那么讲究,也没法讲究,现在看着家家户户厕所都那么干净,院子里其他地方的卫生自然就好搞了。
村干部介绍说,最初,室内卫生厕所并不被大多数村民所接受,这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卫生陋习使然。
为了赢得群众的支持,各地深入各乡村调查摸底,了解基础条件,倾听群众意愿,反复向群众宣讲政策,帮群众分析旱厕污染危害和冬季如厕、洗浴的困难,教农民算好健康账、经济账。
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农村修建室内卫生厕所,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投入到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作中来,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
各地普遍开展的卫生厕所建设,正改变着千百年来陇原农村使用露天旱厕的习惯,伴随着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村民们绿化家园、美化家园、净化家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从过去的“要我改厕”正在向“我要改厕”转变。
从不充分到全覆盖
虽然全省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存在着“厕所革命”推进不平衡、缺少农村公厕、厕所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既要抓好现代化公厕建设、村民私厕改造工作,也要搞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农村公厕的后续管理、维护工作,更要做好村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升村民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只有把农村“厕所革命”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的配套工程来建设,系统抓、深入抓,才能使其成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成为村容村貌得改变、环境卫生得改善、民生水平得提高的“民心工程”。
为扎实推进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省爱卫会制定了《甘肃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其中明确要以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长效管理机制为主要内容,以城市环境卫生薄弱地段和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改厕为重点,连续深入开展整洁行动,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实现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使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
在今年召开的全省爱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省爱卫办负责人表示,今后,各地将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利用多方资源,把农村改厕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结合,统筹推进,加快农村改厕进程。
农村“厕所革命”,决不能遗忘广大的贫困乡村。前不久,我省出台的《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今后将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速度,不仅使住房符合抗震安全的基本要求,也要具备卫生厕所,达到基本居住卫生条件。
如厕事小,却是关系提升生活品质的民生大事。省爱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村改厕工作既是改善环境、防治疾病的治本之策,也是把好人民群众免受疾病困扰的“源头关”。下一步,我省将把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和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农村污染的一项重点惠民工程,坚持不懈地推进“厕所革命”,千方百计把这项长期影响百姓生活品质的短板补齐。确保到2020年,实现将全省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5%的目标,力争2030年实现全省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