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另一种“学霸”的世界

04.12.2015  13:50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记者罗宇凡、荣启涵)“读完学士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干什么?--做博士后!”这是许多人一路上学读书的理想路径。不过,你是否真的了解“博士后”?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20条意见凝聚了满满的干货,一大波政策利好袭来,助力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

别逗!博士后≠学位

注意,看起来比博士更“学霸”的博士后,并非一个学位概念。

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一项用以资助优秀青年学者从事科研工作的基金。最初资助的20人中有4人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故人们称之为“博士后”。

在我国,博士后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工作的人员。

改革开放初期,人才极度匮乏。1983和1984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两次给邓小平写信,建议中国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

1984年5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李政道,听取了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和方案,并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成百上千的流动站成为制度,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这个方法很好,我赞成,看准了要行动。

1985年7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报告的通知》印发,标志着中国博士后制度正式开始实施。

从无到有,今年是中国博士后制度设立3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共设立30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0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培养14万余名博士后科研人员,在站5万余人,期满出站9万余人。

从最初主要集中在中央所属单位,发展到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包括全部“985”高校和绝大部分“211”高校、各主要科研院所均有参与。

从最初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扩大到企业和园区,覆盖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

从最初集中在理学、工学领域,到目前已覆盖全部13个学科门类的110个一级学科。

想做博士后?领导干部就算了!

人数多了、领域宽了,看完这些数据,科研能力强、创新有热情的你,是否也心动了?

别急,新制度说了:博士后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啥身份?做多久?】博士后研究人员享受设站单位职工待遇,设站单位按单位性质与其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企业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或可根据项目需要在2年到4年内灵活确定。对进站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应当根据项目资助期限和承担的任务及时调整在站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

【在哪儿做,选择多】适当下放设站权限。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独立招收试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方式改革试点。加大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支持力度,下放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设站审批权限。

【对党政机关干部说“”】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应以高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人员为主,并严格控制比例。不得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年轻化】博士后申请者一般应为新近毕业的博士毕业生,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申请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紧缺基础薄弱的自然科学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可适当放宽进站条件。

博士后的“含金量”有多高?绝对有“”!

博士后不仅是“学霸”,还得把科研工作“做到家”,既能技术创新,又能成果转化。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集“探索者、践行者、弄潮者”于一身。吸引这样的人才,肯定要有“”才行。

【经费提高,激励多样】自2015年8月1日起,博士后研究人员日常经费标准由每人每年5万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万元。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规定,可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博士后研究人员积极性。博士后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在站期间科研成果转化收益。

【住房落实,有希望】推进博士后公寓建设,鼓励地方和设站单位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周转住房问题。

【全社会参与,动起来】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用以支持博士后创新创业。支持博士后发起成立学术性社会组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进站便捷,退出畅通】推进博士后进出站“在线预审、一次办结”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流动站、工作站与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各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协调联动,以便接收保管退站、滞站人员档案。

【支持多样,平台广阔】加强博士后人才、科技成果与用人单位和市场的信息沟通,支持人才与项目对接。实施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博士后论著出版支持计划。定期开展博士后科技服务团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服务。

博士后,不只是工作身份,更是平台渠道。一大批年轻且富有活力的高层次人才,将以“博士后”的身份走进高校院所、企业园区。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博士后这支别样的“学霸”队伍有的放矢,甘坐科研“冷板凳”,愿进创新“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