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同心共筑“文化丰碑”

21.09.2015  11:14

  原标题:同心共筑“文化丰碑”

  ——天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纪实

  (天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效果图)

  王宏明

  “起初,觉得我们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与陕西、北京等省市相比,是不是基础较薄弱一些。通过对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进一步了解,特别是对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和敦煌文化等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这些都是甘肃特有;伏羲文化是奠定中华文明之基石,大地湾更是‘史前文明’的重要遗址,敦煌文化世界绝无仅有等等;加上从这两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实际来看,实践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在谈到天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时,天水师范学院李老师如此说。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启动建设。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即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天水市委、市政府按照全省的总体布局,结合天水实际,制定了《天水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来“一长廊”引领、“三园区”支撑、“六工程”(简称136工程)推进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天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斗转星移,光阴如梭,转眼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已过去两年多时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羲皇故里”——天水,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把转型跨越发展与群众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

  (天水麦积山)

  百里石窟长廊亮起古丝路明灯

  甘肃是“中国石窟艺术之乡”,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张掖马蹄寺、敦煌莫高窟……这些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历千年而不毁,既是宗教、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可甘肃石窟艺术群中,石窟最密集的地方就是天水。这里有大小石窟13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石窟有4处,以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天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承接省上建设“一带”的布局,提出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天水百里石窟艺术长廊”,即以麦积山石窟为核心,以仙人崖、大像山、华盖寺、水帘洞、木梯寺等石窟为节点,着力在传承、保护、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努力把天水打造成为华夏石窟艺术之都。

  目前,全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不可移动文物点1786处;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5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0处。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0家,其中民营博物馆1家,纪念馆1家,馆藏文物9万余件。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认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华夏文明”最为有力的说明和依据。我们首先把“华夏文明”按要求传承好,然后再创新开发,普惠大众。

  近年来,见证天水悠久历史的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展示展览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百里石窟艺术长廊各节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大幅提升。总投资近3000万元,完成了麦积山石窟文物本体部分保护维修工程、部分壁画塑像修复、环境监测等46个项目。大像山石窟节点完成了6号窟大佛保护维修工程和安全防范工程,总投资185万元。水帘洞石窟在完成古建筑保护维修工程、壁画塑像修复工程、危岩体抢险加固工程等,总投资2780万元。木梯寺积极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木梯寺文保员说,“我们木梯寺在全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虽然是很小的一个点,但在‘长廊’建设范围之内,这是木梯寺的荣幸。百里石窟艺术长廊让各节点成为一个整体,不仅可以抱团取暖,共同发光,而且有利于共同保护传承发展。”

  (大地湾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三大园区”建设酝酿成熟含苞待放

  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布局中,其中建设“三区”中的首区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重点是“形成以天水为中心,以始祖文化为重点,以再现农耕和民俗文化为手段,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支撑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体系”。可见天水在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2014年12月30日,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在兰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长王三运强调说,全区域的任务要明确,各级各方面要进一步确定重点任务、完成时限、质量标准,特别是要抓好兰州这个“龙头”、天水这个“源头”、敦煌这个“重头”,带动“十三板块”一体发展。各市县动作要协调,统筹精力和资源,像抓工业农业那样抓创新区建设。正是因为“天水这个‘源头’”,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的建设。

  加快“中华始祖文化园,大地湾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麦积山文化旅游区”三大文化园建设进程,积极推进“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投资5.7亿元的大地湾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已批准立项;麦积山文化旅游区规划的文化旅游项目达27个;“中华始祖文化园”建设进展良好,着力打造“大道朝天——游天水,知天下”的品牌,力争统揽天水富集的文化旅游资源,引领建设“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

  (伏羲庙)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惠普民生

  为了全面传承保护全市富集的文化遗产,我市把省上“十三板块”中的“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传承和古籍整理出版等五大板块”整合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市文物局负责人在谈到我市文物保护时说,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而目的在于“服务社会、惠及民生”。近年来,我市在文物保护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实施了伏羲庙、胡氏民居、纪信祠、玉泉观、水帘洞、大像山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得到大幅度提升。大遗址保护挖掘成效显著,麦积山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秦安王洼、张家川马家源、甘谷毛家坪等大遗址抢救性挖掘保护及考古工作取得新突破,狼叫屲、李崖遗址等4处遗址新增国保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创佳绩。至2014年,全市国家级保护名录由原来的6项增加到8项,省级28项,市级103余项。古籍保护走在全省前列。我市有5部馆藏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0部古籍入选《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民族文化传承成效显著。大力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挖掘民族服饰、饮食、风俗等文化遗产,突出民族地域特色,融原生态花儿等民族艺术元素为一体,创排了音乐舞蹈史诗《关山月》,张家川回乡风情园一期工程竣工,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保护和开发创新。

  (秦安县兴国镇凤山村)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取得新成效

  “古城镇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历史内涵、文化特色,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开发,对于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灿烂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看来,搭上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趟快车,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将散发出新的魅力。

  “通常来说,一些最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色的老街区往往也是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一方面可以对这些老街区进行内部改造,使之更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天水遵照‘尊重历史、原样修复’的原则,对枣园巷、三新巷等7条历史文化街区路面进行修缮的同时,还配套建设了供排水、供热、公厕、照明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让公众参与到整个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使文化遗产整体地、原状地保护在其所属的生活环境中。”马玉萍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活态保护”。

  近几年来,我市完成了7条文化街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定明清古民居院落42处,纳入保护范围院落101处。加强名镇名村保护与管理,启动了秦安县兴国镇凤山村、五营镇邵店村等4个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实施了陇城镇明清街、胡家大庄村古建筑及古民宅庭院保护维修和五营镇邵店村主街道改建工程。秦安陇城镇、麦积街亭村、清水梅江村等9村镇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武山滩歌镇被命名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

  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工程稳步推进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甘肃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才能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跟发达省份拼经济、拼人才、拼科技,没太多的出路。可以拼的就是文化、资源、特色。甘肃是文物的集中点、华夏文明的闪光点,发展文化产业是甘肃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不止一次地这样阐述强调。我市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娱演艺、会展广告、现代传媒、出版发行等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全市两区五县从各自实际出发,谋划实施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清水轩辕文化园一期、张家川回乡风情园一期,天水文化商贸城,黄河雕漆文化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依托天水五大文化和民间工艺、民俗风情,倾力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有一定辐射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2013年,泰达印务等6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30强,黄河雕漆等9家企业列入全省100家骨干文化企业。积极搭建天水市文化产业融资平台,筹备成立天水市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加大对特色文化产品和项目的宣传推介以及招商引资力度,敦促部分大项目落地实施,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

  文化服务基础建设逐步迈向均等化

  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全市共建成文化馆8个,馆舍总面积13975平方米;公共图书馆8个,总建筑面积16667.98平方米,馆藏图书总量100万余册。乡镇综合文化站113个,农家书屋2524个,社区书屋16个;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7个,村级服务点2492个,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市文化馆、图书馆新建项目规划选址,2014年,建成村文化室125个,“乡村舞台”963个;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示范建设和县区城市影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秦州区玉泉镇等12个农村固定放映点、张家川等五个县电影放映厅建设进展良好。举办了“全民读书月”、“中国文化遗产日”和关天经济区群众秦腔电视大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实施了文化下乡进社区、送图书下乡、“政府购买性公益演出”等基层文化服务活动,不断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天水现有旅游景区(点)228处,其中国家5A级1处,4A级7处,3A级3处,2A级18处;怎样将天水特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壮大发展,是全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目标和“强化名城意识,打造西部文化旅游高地”的定位,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天水市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纲要》《麦积山大景区建设规划》正在论证编制,指导推进全市文化与旅游深入融合发展。规划建设了清水轩辕文化旅游产业园、甘谷大像山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等一批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提升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着眼于县域历史文化特色,依托陇城镇等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初步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开发牧马滩、木门道街亭、姜维墓等先秦与三国历史文化遗迹的文化旅游项目,将其打造成特色文化旅游景区;依托全市“红色教育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力落实文化旅游“13346”发展目标体系(1个目标、3个大景区、30个精品景区和特色景区、4个旅游强县强区、60个旅游名镇名村),推进我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文化品牌打造提升工程亮点纷呈

  以“羲皇故里·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大道朝天·游天水,知天下”和“陇上江南·麦积山5A级景区”为主题形象,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14年公祭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荣获“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奖,天水伏羲庙荣登“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2014年6月,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麦积山石窟是该路网33个遗产点之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天水乃至甘肃获得了一个国际品牌。深入开展电视、网络、报刊、新闻和节会营销,冠名开通了兰州——天水麦积山号旅游专列等,多途径、多形式不断增强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力。积极打造天水“文化软地标”,近年来创排了《麦积圣歌》《一画开天》《大秦文公》等一批文化艺术精品,部分剧目获国家、省级等奖项;编纂了《天水通史》《天水历史文化掠影》《魅力天水》等丛书,创新打造天水特色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