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庆阳市水保生态环境建设成绩喜人

23.11.2015  18:04

      本站讯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32.4平方公里,占计划任务1700平方公里的107.8%;完成投资17.5亿元 ,比“十一五”增加投资7.5亿元。其中建成梯田146.39万亩,  占规划任务130万亩的112.6%;营造水保林451.07平方公里,  占计划任务400平方公里的112.8%;人工种草188.07平方公里,占计划任务180平方公里的104.5%;新增水土流失治理程度7.73%。

 

      一是流域综合治理数量大、标准高。“十二五”期末,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32.4平方公里,占计划任务1700平方公里的107.8%,完成投资17.5亿元。我们始终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思路,积极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十二五”期间,全市已治理42条小流域,共完成流域综合治理面积1832.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梯田146.39万亩,营造水保林451.07平方公里,人工种草188.07平方公里,生态修复152.4平方公里,建成各类小型水保拦蓄工程1084处(座)。

 

      二是水保生态建设项目争取多。2011-2015年,全市共争取水保生态建设项目67个。实施的重点项目主要有董志塬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坡耕地试点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淤地坝除险加固以及中央预算内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六大类项目,总投资达17.5亿元,比“十一五”增长7.5亿元。在重点项目建设中,我们坚持了 “因地制宜、规模治理、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总体思路,建成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特色农业、优质林果和规模种草养畜示范点,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梯田建设规模大、质量高。全市总耕地面积1041万亩,其中坡耕地面积86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5.8%,是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和泥沙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五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按照“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奔小康”的基本思路,把梯田建设与流域治理、扶贫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退耕还林口粮田、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梯田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调动、层层发动”的强大合力。“十二五”期间,全市已建成梯田146.39万亩,按照当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人均增加口粮田0.6亩的目标,实际完成人均增加了0.7亩,解决了山区3万多人吃饭问题。同时,已建成了万亩连片梯田工程32处,创建了环县许北沟等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的精品示范综合治理工程170处。

 

      四是淤地坝除险加固力度大。2011-2015年,全市共争取实施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 110座,投资4000多万元。在淤地坝除险加固、防汛保安方面逐步形成了“围绕零溃坝、无伤亡这一目标,把握病险坝除险加固和超年限坝安全度汛两个重点环节,狠抓三类坝管理、三条预警线、三级责任追究三项关键措施,全面落实安排部署、工作责任、排查整改、值班值守四个到位”的新思路模式,建立健全了防汛保安网络体系,靠实了安全管理责任,连年排查整治不间断,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探索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和机制。

 

      五是监督执法管理不断强化。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全市水保执法监督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能够依法行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方案编报审批、补偿费征收等。“十二五”期间,市县(区)两级水保部门按照新颁布的《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条例》,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强化了执法培训,规范了执法程序,加快了软硬件建设,使全市水保预防监督机构进一步健全,执法水平明显提高。五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并查处各类水保违法案件615起,结案率99.4%。通过水保违法案件查处,有效地巩固了项目的治理成果,保护了生态环境,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明显遏制。(庆阳市水土保持局规划科  申当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