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家乡之美 长安街沿线那些好去处

25.08.2015  12:22


长安街是北京市的一条东西轴线,其名取自盛唐时代的大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含长治久安之意。东起东单,西至西单。天安门坐落于长安街中点的北侧,天安门广场则在其南侧。长安街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街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街道之一,在中国有人认为是“神州第一街”。


长安街是国内最重要的一条街道。阅兵仪式都会在这里举行。今年也不例外,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2015年是70周年,在首都北京长安街将有大阅兵,近日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已经开始进行美化布置,花坛摆设已经在悄悄出现在了天安门。而大阅兵过后,也将迎来祖国66周年的生日,想必举国上下一片欢庆。在这个黄金周小长假中,长安街沿线也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不信随我而来,保你一天都逛不过来呢!

如果你初到北京,那么来天安门广场参观升旗仪式则是一天中最庄重的时刻,升旗和降旗时间不固定,早上一般在5点-6点之间,晚上一般在6点-7点,如欲前往可到相关网站查阅。这一天便从参观升旗仪式开始了,慢慢感受首都的历史与文化。


故宫(紫禁城)

绝大多数来北京的游人,都会把故宫当作必去之处,尤其是第一次来北京的。故宫旧称紫禁城,自建成后,一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游玩故宫主要有两个看点:一、建筑艺术;二、珍贵文物。

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其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两部分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也称为“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尤其太和殿,即影视剧里常说的“金銮殿”,是整个皇宫的绝对中心,不可错过。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也就是俗称的“三宫六院”。

故宫内珍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有上百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以文物的种类不同,分为多个展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等展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其中尤以位于宁寿宫区域的珍宝馆和位于奉先殿的钟表馆最为引人注目,钟表馆每天11点和14点有钟表演示,在此可以看到清王朝珍藏的各种造型奇特独具匠心的珍奇机械钟表,不可错过。


中山公园

北京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中山公园现占地23万平方米。

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为万寿兴国寺。1421年(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为社稷坛。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孙中山先生死后曾在此停放遗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28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改名中山公园。

既然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那么中山像,则是最最瞩目的。位于“保卫和平坊”正北处,铜像高3.4米,重1.8吨。基座高1.6米,为黑色大理石贴面。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鎏金题字。纪念铜像是1983年3月由54位北京市政协委员提案,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而立。经北京市委批准,1985年初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决定推荐市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竹韶主持设计,北京机电研究院铸造所铸造。基座制作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铜像广场绿化由北京园林设计所设计,中山公园施工。1986年11月12日举行了落成揭幕式。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等领导人,与专程从海外和港澳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家属10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铜像为孙中山站立姿势,气势雄伟,神态非凡,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表现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伟大民主革命家的领袖风度。

菖蒲河公园

既然来到天安门,那么菖蒲河公园也很值得去逛逛,公园不大,非常幽静,位于天安门东侧,开放于2002年9月。菖蒲河,又名外金水河,因河中生长菖蒲而得名。菖蒲河系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东段(清代称长安左门以东的一段外金水河为菖蒲河),是皇城水系组成部分。河由西苑中海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东南,经过天安门前,再沿皇城南墙北侧向东汇入御河,全长510米。菖蒲河既是西苑三海的出水道,也是紫禁城筒子河向南穿过太庙的出水道。

20世纪60~70年代,填平河沟,改为街道。但破旧民房倚皇城和太庙、皇史宬红墙而建,严重影响文物安全;河道填平,丢失了重要的史迹。2002年东城区斥资全部搬迁河道两侧居民,拆平后挖出菖蒲河故道,恢复了水面,标志出天妃闸,亮出了南皇城和太庙 菖蒲河公园菖蒲河公园(3张)、皇史宬红墙,将这里建设成一处依托历史遗址,富有古典风格的城市园林。总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河道全长510米,水面宽12米,水深1.5~2米,与天安门前的金水河连通。四座形态各异的人行桥横跨河道之上,河道中已放入了1000公斤锦鲤和红鱼,河边保留有60余株古树,并新种植了大量花草和树木。整个公园的绿化率达65%。菖蒲河公园是一个小巧玲珑的中国式花园,离天安门特别近;起初,游人不多,只是一些市民来游玩。公园不要门票,闹中取静的环境。


中国历史博物馆

天安门广场东侧,便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名称存在于1958年至1969年、1983年至2003年),是中国的一所重要的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牌匾它初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

2003年,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重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介绍的是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合并重组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1912年筹建。1926年10月正式开馆。1929年8月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北平历史博物馆。1933年4月改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平历史博物馆。1945年 8月恢复中央博物院北平历史博物馆旧名。1949年10月改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1958年8月国家决定建立中国历史博物馆。1959年9月建成,1961年7月1日开放。1969年9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改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恢复独立建制。2003年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合并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建成后,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大量的传世和出土文物精品。现有文物藏品30余万件, 其中一级文物2000多件,文物照片10多万张, 图书馆藏专业书籍20多万册。馆内文物保护技术设施较为完备, 有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和文物修复技术室。承担着青铜器的保护、书画装裱、纸张的保护、壁画彩塑保护、古建筑和民族文物的保护、文物与环境、文物复制技术等工作。


中国国家大剧院

在天安门广场西侧,与历史博物馆相望,便是中国国家大剧院,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对长安街的规划就设想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周恩来批示到,地址“在天安门以西为好”。最后因财政原因没有实施。

1999年,安德鲁领导的巴黎机场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经过两轮竞赛三次修改,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中36个设计单位的69个方案中夺标。1999年7月,获选为最终的建设方案。安德鲁曾说“我想打破中国的传统,当你要去剧院,你就是想进入一块梦想之地”。安德鲁这样形容他的作品--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颗生命的种子。“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最终,国家大剧院工程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于2007年9月建成。院高46.68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国家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在这里几乎每天国家级演员在此演出,如果你有闲情雅致,到国家大剧院欣赏一场演出,也是不错的选择。


前门(大栅栏)

前门是正阳门的俗称,包括箭楼和城楼,原由瓮城墙连为一体,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但一般人们也把大栅栏那个地方叫做前门,所以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门的概念是一个区域,范围是正阳门和它前面的珠市口、大栅栏等区域。

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之一,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当年曾是皇帝出城去往天坛、山川坛(先农坛)的御路。

正阳门箭楼从它建成那天起,一直是老北京的象征。1915年改建后,更成了北京人游览的场所。1928年辟为国货陈列所,30年代增设电影院,1949年艺人魏喜奎等组织大众游艺社在箭楼演出。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此举行盛大的入城式。

正阳门箭楼曾多次修葺,1976年唐山地震,箭楼严重受损,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对箭楼进行全面大修。1989年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集资160万元,将正阳门箭楼修饰一新,1990年1月2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


老北京铛铛(dangdang)观光车

2014年,前门大街的铛铛(dangdang)车恢复了运营,游客可以体验到老北京的铛铛(dangdang)车,这个名字是老北京(北平)对有轨电车的称呼,但是老北京会将其发"diangdiang”这个音节。因为它的车头挂了一只铜铃铛,司机只要一踩脚下的踏板,铃铛便会发出“铛铛”的声响,提醒行人闪避车辆。这也算是北京第一代现代化交通工具。1966年,前门有轨电车停运。2009年1月1日,改造后的新前门大街按照计划铺设了有轨电车的铁轨,使消失了50年之久的“铛铛车”重新开通。2014年9月28日,北京首条仿古“铛铛车”为形式的旅游观光线开通运营。该线路将执行单一票制,票价十元,一卡通刷卡有效,线路开通初期刷卡乘车五折优惠。


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向,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整个天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祈年殿、回音壁等耳熟能详的建筑都位于内坛。

内坛以宫墙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祈谷坛”,是皇帝在春季举行祈谷大典的场所,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七十二长廊等。南部为“圜丘坛”,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等。连接两坛的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的漫长道路。

游玩天坛,除了观赏各殿堂的精巧建筑、追寻古代帝王祭天的宏大场面外,回音壁、三音石等奇巧的设计也一样令人慨叹古人的智慧。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门中间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门窗关闭而且附近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站立于第一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一声;于第二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两声;于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三声。

单纯的参观,可能对古代帝王祭天仪式总是没有具体的概念。不要紧,设在祈年殿西配殿的祭天礼仪馆里详细介绍了中国祭天礼仪的演变过程,重点展示了清代祭天大典的礼仪情况,包括各种祭天礼器和祭天程序等,其中《清乾隆十三年大驾卤簿图》第一次展现了中国皇家最高仪仗的风貌,尤为精彩不可错过。而设在祈年殿东配殿的祭天乐舞馆则以编钟、编磬等清代中和韶乐的乐器实物,结合文字和图片,全面介绍了中和韶乐的历史沿革、乐舞制度、管理机构及祈谷大典时的演乐场面,使游人对祭天乐舞有直观和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