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 入境人数累计达180万人

16.12.2015  11:45

  2013年1月1日早晨5点24分,搭乘国航CA174航班来京度蜜月的澳籍华人Zhou wei成为第一个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外籍游客

  2011年年初,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市政府决定每年拿出10亿元专项资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全市旅游业迈入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的轨道。“十二五”期间,市旅游委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系列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开创了首都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

   72小时过境免签吸金18亿美元

  2013年1月1日早晨5点24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72小时过境免签新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位抵京外籍旅客。

  华裔澳籍游客Zhou Wei从悉尼购买联程机票,办理签证时得知北京从2013年元旦开始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起初他还不太相信,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中国大使馆发了封邮件,结果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收到中国大使馆的确认邮件后,Zhou Wei夫妇放心地办理了去意大利的签证,而没有再单独办理来华签证。Zhou Wei表示在北京三天时间想尝尝烤鸭、北京小吃、涮羊肉,逛逛故宫、长城、王府井、老北京胡同……

  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口岸从2013年1月1日起对美国、英国、法国等45个国家持有第三国签证和机票的外国人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过境免签是指外籍人士从一国经转某国前往第三国,不必申请过境国签证即可过境,并可在短暂时间内停留。

  为方便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顺利实施,在公安部、外交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有关部门为过境免签游客设立了专门的网页,提供相关政策解读、咨询服务热线以及北京旅游服务等。首都国际机场T2、T3航站楼为“72小时过境免签”开辟了专用办理通道,并在机场入境的显眼处贴上了指引牌。在T3航站楼,“72小时过境免签服务”的旅游咨询处已正式运营。印有中、英、德、日、法等多种语言的《72小时过境免签服务指南》、《北京旅游手册》被摆在T2、T3航站楼的咨询处柜架上。同时,首都国际机场第一个以营销北京旅游商品为特色的“北京礼物”店也亮相T3航站楼3层的隔离区,为游客增加购物选择。

  数据显示,到2015年,中转入境人数累计将达到180万人次,为北京旅游购物带来近18亿美元的消费增长。

   率先获得并实施了离境退税政策

  2015年7月1日,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精神,更好地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提升北京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与吸引力,通过向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备案,北京作为首批城市率先面向境外旅客实施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退税政策实施后,北京市退税商品销售主要集中在华联新光百货(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君太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拉法耶特百货(北京)有限公司等大型百货商店。截止到2015年11月10日,北京市单笔退税商品销售额超过10万的已达11笔,最大单笔退税商品销售额高达89.87万元,由“爱马仕”北京第二分公司开出。未来,市旅游委还将积极协调国家税务总局,完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试行)》;借鉴国外成熟模式,逐步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发挥相关部门资源优势,加强退税政策宣传。

  同时,本市的旅游活动也在向品牌化、高端化转变,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北京国际旅游节、北京国际青年旅游季、新年倒计时、旅游洋庙会和北京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等重大活动,持续将北京的城市形象和旅游资源推向世界。2011年12月31日,北京首次在天坛举办官方新年倒计时活动,国内外多家电视台对庆典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吸引了全球10亿观众的目光。

   全市亿元以上投资旅游项目近百个

  “十二五”期间,本市通过建设旅游大项目来打造旅游功能区,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城区挖掘存量、郊区开发增量的思路,建成3个以上综合收入超百亿元的旅游功能区。

  北京旅游功能区规划建设的重点是按照城市功能定位,针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大功能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和规划建设目标,创建各具特色的旅游发展功能区。

  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中轴线文化旅游体验区、前门—大栅栏文化商业旅游体验区、什刹海—南锣鼓巷休闲旅游体验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海淀“三山五园”文化旅游景区、朝阳商务旅游体验区、石景山数字动漫娱乐区等。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文化旅游区、房山北京源·文化旅游区、大兴首都新机场旅游休闲集散区等。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密云国际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延庆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等。

  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功能区的规划建设,着眼于促进北京旅游资源由观光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深度体验游转型,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构建旅游要素聚集区和服务区。通过开发旅游综合体,整合周边旅游服务要素,挖掘城区古都风貌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潜力,促进京郊旅游产业综合提升,提升北京旅游业服务接待能力。每个郊区至少建设一个具有带动作用的旅游综合体、一个民俗旅游示范乡镇,开发一种主打旅游特色商品,使京郊旅游人均消费水平增长一倍,一成以上的农民纯收入增长依靠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对区县GDP的贡献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

  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大项目近100个,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旅游大项目有40个,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并创建了第一只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本版文/本报记者 董鑫

   数说

   旅游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2010年至2015年,全市旅游总人数累计增长了50.2%,平均增幅8.5%,年接待游客规模从2010年的1.84亿人次稳步增长到2015年的2.7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累计增长66.8%,年均增幅10.8%,从2010年的2768亿元稳步增长到2015年的4616亿元。全市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接待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列。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截至2015年,全市星级饭店总数达554家,旅行社达1602家,A级旅游景区22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62家,位于全国城市之首;5A级旅游景区8家,是“十一五”末的2倍,4A级景区72家,比“十一五”末增加了12家。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2014年,全市旅游业增加值达到1596.1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57.8%,年均增幅12.1%,占全市GDP的比重从7.2%上升到7.5%。2014年旅游餐饮和购物消费额2142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47.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3.5%。2014年旅游特征产业投资额614.9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为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