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千学生考“神童班” 拿什么安抚应试焦虑

17.06.2014  12:56

  昨天,近3000名小学生在北京八中参加超常教育实验班(少儿班)和智力优秀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实验班(素质班)初试。由于今年北京小升初政策调整,严格限制盲目跨区择校,八中少儿班成了不少学生通过测试进入名校的一条途径。相比往年,今年报名人数略有增长。据悉,今年八中少儿班和素质班共招生66人,录取率近2%,每50人中录取1人。(6月14日《京华时报》)

  北京八中少儿班,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神童班”。它创建于1985年,是北京八中与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市教科所合作的中学超常教育项目。了解到八中少儿班的“身世”,你就明白考这个“神童班”竞争的白热化程度。而且,初中高中连读的模式,免去小升初、中考的周折,4年后直接参加高考。50:1的录取率,这远超大学一类本科的录取率,预示着少年班争夺战的残酷。在全国倡导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北京严禁跨区招生的背景下,北京八中少年班在全市范围内选拨智力超常的“神童”,有点应试逆袭的味道,让大家感到一丝素质教育的落寞与悲凉。“神童班”想通过考试,选拨高智商孩子,这不是最佳途径,因为分数体现不了智商。再者,高智商高分数的孩子又能怎样?若不能全面发展,不重视后天的努力,不注重情商的培养,“指物作诗立就”的方仲永,不也是“泯然众人矣”地黯然收场吗?

  其实,一个人有没有高智商并不重要,快乐地成长、成人、成才,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神童,默默地成长也不是坏事;选拔“神童”,给他们格外地关注和培训,有时候可能是拔苗助长般的伤害,还会弄巧成拙。最重要的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神童,绝对多数不是神童,而是书山题海里磨砺出的小学霸。教育部门严禁奥数、严禁课外辅导班、严禁加重学生负担的补课,就是想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然而,那些家长想参与八中少年班选拔的孩子,哪一个不备受书山题海的煎熬?这岂不是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分道扬镳吗?

  整个社会都在努力淡化应试教育,缓解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带给民众的焦虑。可是,神童班火热招考,分明向社会传递一个标向相反的信息——名校资源。若不能有效地制止“神童班”招生,取消类似的名校掐尖招生,教育部门为均衡教育资源所做的努力,或将化为乌有。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看看均衡教育资源力度较大的北京市吧,6月14日,为让孩子上东城区名校史家小学,有很多家长凌晨4点排队,带板凳和水壶,其场面可谓壮观。

  3000名小学生报考八中少年班,是一种名校争夺战的预演。教育部门极力安抚公众对待教育的焦虑,然而,让公众心焦和凄凉的现实是:一方面,名校门庭若市;一方面,普通学校门可罗雀,迥然不同的报名场面,让教育资源均衡化成了一句空谈,那些奥数、补习班、家教等加重学生负担的东西,或将死灰复燃。

  基于此,笔者想问:神童班火热招考,教育部门拿什么安抚民众应试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