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化雨润民生——山丹县财政工作纪实
2012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600万元,占预算12210万元的111.38%,比上年增收3250万元,增长31.4%。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0030万元,占预算27380万元的109.68%,比上年增收7210万元,增长31.6%,两项收入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2013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060万元,占预算16500万元的121.58%,比上年增收6460万元,增长47.5%,突破2亿元大关,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八。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8530万元,占预算36000万元的107.03%,比上年增收8500万元,增长28.31%,增幅位居全市第三。
一串串闪光的数字,彰显了山丹举全县之力“生财、聚财、理财”的成效,见证着该县致力打造公共财政、民生财政和阳光财政的执政理念。
近几年是山丹发展史上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时期,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财政收支增幅最大、财政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该县始终把建设和培植新型后续财源、全力以赴组织收入作为第一要务,抢抓国家和省上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把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相结合,通过不断完善资本金注入、贴息补助、无息借款、贷款担保、以奖代补等财政手段,不断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选准财政政策的切入点和财政资金的着力点,对涉及全县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的项目优先支持,尤其是对花草滩循环产业园区、长山子煤矿、开拓矿业和新型工业园区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重点重大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尽快发挥效益,早日实现税收。
坚持“保总量”和“优结构”两手抓,克服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认真分析预测收入形势,加强与征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查找薄弱环节,明确目标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征收力度,挖掘增收潜力,促进了财政收入持续高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228万元,占年初预算23600万元的60.29%,同比增收2597万元,增长22.33%;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7760万元,占年初预算45400万元的61.15%,同比增收7610万元,增长37.77%。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大口径财政收入分别超序时进度10个和11个百分点,提前一个月实现了财政收入任务“双过半”目标。
做大“蛋糕”是责任,分好“蛋糕”更是责任。在财政收入不断壮大,财政实力持续增强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好娃娃上学、老人看病、衣食住行……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这些琐琐碎碎,是财政部门肩负的重任。为此,在财力安排上,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职能,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支持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2013年,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工作,7673名农村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惠。全面落实“鼓励教师在农村任教”的相关规定,农村受惠教师达到1184人。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对9所农村公办幼儿园进行改扩建,为全县幼儿园配备幼儿用床1600张,教育支出达到2.14亿元。投入资金3.5亿元,进一步改善农村农业基础条件,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抗旱防汛等工程建设。积极争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财政奖补项目62个,申请财政奖补资金1830万元,带动投资1795万元,受益群众7.7万人。利用国开行贷款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全年到位资金8450万元。投入资金7519万元,围绕全县农业发展重点,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实施。投入资金9118万元,实施新城区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供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程,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筹措资金2800万元,支持以“五彩山丹”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全面提升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全年财政支出达到14.87亿元,比上年增支20016万元,增长15.55%,增幅位居全市第三,全省第十六。仅财政用在教育、“三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76%,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了省市县政府承诺为民所办实事的财政资金足额落实。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