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高考状元说得那么差
14.06.2015 02:20
本文来源: 兰州日报
每年高考前后,嘲讽和贬抑“状元”就成了一种潮流。比如,日前网上流行两份名单,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设问: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答案是:第一份名单所列全是“状元”,一般人很少知道;第二份名单所列都是历史名人,可谓家喻户晓,但他们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这种选择性对比,有失偏颇。从隋炀帝开考至1905年结束科举,1300年中,大约只有507名“状元”,而落第秀才恐怕难以计算吧?这么多落第秀才中出了一些名人,很正常。状元中赫赫有名的也不是没有,比如柳公权、王维、文天祥等等,故意挑选几个知名度不高的“状元”,与知名度颇高的落第秀才相比,显然不靠谱。
多年以来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没有一个“状元”成为某领域的精英人物,无一人成为行业领袖,也就是说,多数默默无闻,没有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这种论调把“状元”说得很不堪,仿佛“状元”们百无一是。真的如此吗?根据《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可知,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高考“状元”职业成就很高,共有数十位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所以,以偏概全,否定“状元”们的努力与成就,并不能让人服膺。
高考也许有偶然成分,但不是谁都能成为“状元”,他们自有过人之处。“状元”在高考中拔得头筹,不意味着他们永远能在各领域领先,这是事实。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人继续努力,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内有所成就,也是事实,也应承认。据新华网
本文来源: 兰州日报
14.06.2015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