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比亚两次撤侨看中国外交得道多助

08.08.2014  16:46

  撤侨不仅是一国的责任和义务,还是一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象征。利比亚两次撤侨,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作者:李冰冰

  自2014年5月起,利比亚的安全局势的不断恶化。世俗派的民兵武装与伊斯兰民兵武装为争夺对国民议会的控制权爆发冲突,随后更多世俗势力和宗教势力卷入其中。7月,局势进一步紧张,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冲突愈演愈烈,利比亚濒临全面内战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开始组织撤侨。7月28日晚,我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发布紧急通知,要求驻利中资企业在8月1日前组织人员撤出利比亚,拉开了中国在利第二次撤侨的序幕。8月2日晚,随着最后一批97名中国人在使馆协助下有组织的集体撤离至突尼斯,第二次利比亚撤侨圆满结束。期间共有730余名中国公民撤离利比亚。

  相比2011年那场轰轰烈烈的撤侨事件,此次利比亚撤侨的规模显然小了很多。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事件可谓是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的一个大规模撤侨的典范。当时,在各国都在徘徊观望的时候,我国果断决定撤侨。由国务院成立应急指挥部,统筹协调各部门行动,海陆空并用,军用民用协调,国内外通力合作,仅仅用时12天,就成功撤离了35860名在利比亚中国公民,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赞誉。此次撤侨时在利中国人仅千余名,撤侨时间从7月28日到8月2日,目前还有300余名中国公民选择自行撤离或者留守。与前次不同的是,驻外使馆是组织撤离的主力,在撤侨中与希腊、突尼斯、马其他等国密切合作,更多依靠外国友好力量的帮助来撤侨。

  两次利比亚成功撤侨事件,都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驻外领馆是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主要力量。而海外公民的权益是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海外公民权益保护,就是指中国公民在海外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行动自由、旅行便利以及其他方面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护。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走出去”的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2013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达9819万人次,海外中国人的人身和财产利益遍布世界各地。这种形势下,保护公民的海外权益就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人的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海外利益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外交为民”已成为中国外交的新特征之一,利用外交资源保护公民利益成了外交工作的新重点之一。两次利比亚撤侨,驻外领馆积极组织民众撤离,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充分诠释了我国的人本外交观。

  两次利比亚撤侨中,我国之所以能够两次顺利撤出在利公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国际上的“得道多助”。在两次撤侨中,都得到了周边国家如希腊、突尼斯、马其他等国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帮助。这源于中国在国际上推行的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赢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尊重,尤其是中国长期以来对非洲的大力援助铸就的中非之间坚不可摧的深厚友谊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在冲突不断的利比亚,中国公民也鲜少受到武装力量的直接生命威胁,撤离工作也得到各派的积极配合。而美国等国由于推行霸权主义,在利比亚不得人心,2012年9月,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班加西遇刺,成为了奥巴马政府饱受诟病的一个硬伤。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撤侨中,希腊在派军舰撤离外交人员的过程中,主动接我78名同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欧债危机以及其后的希腊经济复苏过程中对希腊的大力援助。由此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两次利比亚顺利撤侨都证明了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上是深入人心的。

  两次利比亚成功撤侨表明了我国的领事保护制度已经趋向成熟。在危机发生之初,我国外交部就通过网站、微博等途径启动宣传服务机制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利比亚局势信息,警告国人暂勿赴利,并且通过网站和媒体公布驻利使馆电话。随着局势的不断恶化,驻外领馆启动和组织应急机制,工作人员与利比亚及其他相关使馆紧急沟通协调,与在利中国公民紧密联系,补办护照等相关证件,租借各种交通工具等等,事无巨细、有条不紊的展开撤侨工作。各相关使馆积极配合,帮助撤离、迎接到来的公民。这些外事人员所表现出来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值得褒奖。但也应看出中国海外领事保护制度的不足。其中,最大的不足就是领馆人员与出境人数的严重不对称。这是中国在海外外交机构总体的一个弊病。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和人员“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这就考验着我国的海外利益保护机制。如何切实保障海外企业与公民的权益,成了当前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总之,撤侨不仅是一国的责任和义务,还是一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象征。利比亚两次撤侨,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对于凝聚爱国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我国软实力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44_10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