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母亲的呼唤 甘肃省创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之中部篇
记者 黄绿 伏润之
与快速收益的工业相比,生态工程绝对是一项艰苦卓绝的长期工作,需要考验的是耐心、勇气和魄力。
生态建设带给全社会的综合效益不可估量,建立的是“万世之功”。
早在上世纪,我省中部沿黄河地区就开始了生态建设的改造之路。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从甘、青两省交界处的天堂寺取大通河之水,跨流域东调120公里,引入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盆地,从而实现了润泽秦王川大地的梦想。
引洮工程,一期工程重点解决中部干旱地区安定、陇西、临洮、渭源、榆中、会宁等6县区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农村人畜饮水、生态环境用水,受益人口91.41万人。二期工程涉及8县区惠及300万人。
十年、二十年乃至半个多世纪,我省维护生态建设的努力从未停止。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根据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兰州市、白银市大部分及临夏州永靖县构成了试验区中部沿黄河地区,国家层面的构想是,在这一区域以水土流失防治和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建设沿黄河生态走廊,加强资源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同时建设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和能源资源加工基地、西北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由此,中部沿黄河地区的生态安全建设已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山水一色刘家峡
5月末,踏入具有史诗般的刘家峡库区,水天一色,绿色成片。
因为毗邻水库,整个永靖县城也变得灵动而俊秀。但这无尽的绿色却来之不易。
刘家峡水电站是新中国成立后自行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地处黄河上游,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战略区位。其库区年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之一。
为了改善刘家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多年来,在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永靖县发动库区沿岸群众,本着“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围绕库区绿化造林15.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每年拦截流入库区的泥沙达120万吨,为预防黄河下游水患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永靖县聚全县之力,整合资金,发动所有能够发动的单位,打响了一场人民生态战。以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库区沿线,折达公路、兰刘公路及县内交通主干道两旁绿化美化为重点,逐乡、逐村、逐社、逐户,从点到片,串点带面,大搞库区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目前,全县共完成绿色通道573.5公里。
记者登上海拔2380米的永靖南山山巅,远眺俯视,黄河奔腾中在这里画了一个优美的“S”形流线,眼底北侧盐锅峡库区、南侧刘家峡库区,与两岸相对而出的绿色山体浑然融为一体。
可过去,这里一片荒芜,对两侧的库区生态而言,不断流失的水土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2012年4月,永靖县启动南山绿化工程。两年时间过去了,这里已然绿色成荫。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间,南山绿化面积3.5万亩,植树近600万株,投资2.4亿元。按照规划,南山绿化面积将达到12万亩,投资超过12亿元。
永靖县南山林场场长张兴全指着环抱库区的山峦说:“这里都将覆盖植被,南山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这些年,刘家峡库区的地方政府和群众无疑为当地的生态治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汽车驶入折达公路时,道路一侧一家名为“瑞华山庄”的生态园格外醒目,透过郁郁葱葱的植被可以看到还在盛开的牡丹花。无法想像,这家生态园的前身居然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硅铁厂。
今年64岁的秦廷瑞20年前将硅铁厂落户永靖,年均产值能够达到2000多万元。14年前他开始绿化荒山,到现在已经超过4000亩。今年,高污染的硅铁厂已经彻底关停,全面实现了生态产业转型。他告诉记者,从冒烟转型为“吐氧”自己感触颇深:“边污染边治理的难度和成本远远大于维护环境。”
离开永靖时,记者注意到,刘家峡水库大坝旁边已经绿化多年的鹰鸽嘴如今已和身后的面山绵延相连。据了解,这里正在建设的水电博览园一次性绿化达2.5公里。而且,随着周围绿化的进行,山下帝成大道周围将成为永靖生态旅游的“新天地”。
蓝天白云映兰州
黄河蜿蜒进入省会兰州。
作为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路桥通道的重要支点,兰州的生态治理无疑决定着全省核心区域的健康有序发展。
过去和外地朋友谈及兰州,无法回避的是冬季雾霾天气和高速公路两侧光秃秃的黄土包。
然而,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今年元旦,兰州市政府郑重宣布:2013年兰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2天,晋级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退出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行列。
兰州市由于地形限制、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大气污染曾经闻名全国。近两年,兰州市把治污染与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从关、停、搬、改四方面入手致力减少工业污染。关,就是对产能和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取缔;停,就是在冬季采暖期,对城区周边的210家重污染企业实行强制停产减污措施;搬,就是实施100户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及远郊县区产业园区搬迁改造,同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集聚发展;改,就是对石化、钢铁等污染大户,督促实施脱硫等重大涉气治污项目。
同时,兰州大力推行燃煤锅炉“煤改气”。2013年内,燃煤锅炉治理改造任务顺利完成,“煤改气”改出了一片蓝天。
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兰州市提出,2014年优良天数确保达到300天,2015年优良天数确保达到310天以上。
大气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让人感到欣喜,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南北两山绿化的生态效果也开始显现。
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总规划面积为80万亩,其中宜林面积62万亩,涉及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永登、榆中、皋兰七个县区。目前,南北两山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人工生态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管理管护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绿化面积达到58万亩。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完成的两山绿化工程生态成效评估显示:2009年,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已达到25.5亿元。国家环保部将南北两山誉为“人造生境第一山”。2012年南北两山绿化区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全国仅有的八个“生态文化示范基地”之一。
生态转变看白银
不得不说,位于中部沿黄河地区下游的白银市与毗邻的兰州市有着很大的相似度。
工业占据经济总量比重较大,也曾因为大力发展工业而付出过巨大的环境代价。
白银因矿设企,因企建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曾经因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取得过辉煌成就,也因主导资源减少而陷入发展困境。
“每天上班时都记得把窗户关好,否则酸气就进屋子了。”这是过去白银市居民对城市大气质量最沉重的记忆。
在投入近百亿元实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城乡清洁能源改造等工程后,2013年,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34天,比“十五”末增加了157天。
三年来,全市以年均8.7%的能耗增长支撑了14%以上的经济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降幅保持在8.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下降7.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
资源枯竭使得白银市转型,而环境友好型城市则是其转型的重要“通道”之一。
这一过程中,白银市坚持巧“加”善“减”,把专项治理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全面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全市资源产出率提高到3183元/吨,能源产出率提高到5917元/吨,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69吨标煤。
记者了解到,白银市抓住我省实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协同推进,积极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努力建设生态城市,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项目。
白银市每年造林30万亩以上,完成城区大环境绿化10万亩以上,中心城区及县城周边环境显著改善。同时,市上取缔、关停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小石灰、小硫酸、小冶炼、小造纸、小焦化企业,淘汰落后产能353.2万吨。
从永靖到白银,记者一路走来,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市民、朴实的农民,他们都充满着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期待,对于生态治理显示了从未有过的坚定信心。尤其是面对“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这一历史机遇,作为经济发展的前置要素,甘肃中部沿黄河地区一场打造生态安全走廊的战役已经打响。
奔腾不息的黄河,默默地沿甘肃中部地区穿流而过,滋润着大地,养育着儿女,将这里打造成一条“会呼吸”的绿色生态长廊,是母亲河的深情呼唤,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必将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