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找到金融抓手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贺霞)6月23号一早,黄细良就来到大瑶镇的农商行,这天是他们村乡亲领贷款证的日子。现在黄细良的便民卡上已有10万元的授信,他想来看看“有没有更大的空间”。
黄细良是湖南省浏阳市枫林村村民,2008年办起烟花筒生产厂,由于资金不足,又没有抵押和担保,浏阳农商行和村上的协管员上门调查后,帮他办了贷款证,他凭信用贷到2万元。
开始经营时,烟花筒厂年销售量大约有10万元,夏天是烟花筒销售的淡季,要有存货,需要更多资金周转。黄细良说“做起来后,农商行一步步给了我更多支持”。现在,黄细良厂子的年销售增长到了200万元左右,需要的周转资金更多了。黄细良介绍,贷款证每年要年审,他信用额度不仅是他本人还款信用的体现,还与枫林村信用等级相关,而村上的信用等级,更是村里贷款户共同的信用,如果枫林村贷款的不良贷款上升,枫林村的信用等级下会下降。
去年起,浏阳农商行将贷款证换成了便民卡,随借随还,优惠更大了。“同样,便民卡也要看你的信用度,如果信用度不够,做这个卡可能就不是那么好做。”黄细良说。
“四位一体”评级授信
目前浏阳银行业的不良率仅为0.4%,浏阳市金融办主任刘毅敏认为,这得益于十几年的信用环境建设。她介绍,在清理整顿初期,借钱不还的公务员都要停职,现在浏阳已经有142个信用村,村民享有贷款利率优惠。而市里对乡镇领导目标考核中,设有信用建设权重,政府对信用乡镇设有奖励或补贴。现在,市里还建立了税务、法院、银行、担保等22个单位参与的不良信息共享平台,整治恶意逃税,对老赖等打官司还有优惠,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利用。
2008年以来,在委市政府主导下,浏阳市开始推进“政府主导、银行联动、村组推进、农户参与”四位一体的评级授信机制,实施金融富农惠民工程。政府与乡镇按年签订目标责任书,对村级协管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小额农贷评级授信面、小额农贷投放量、不良贷款率等综合指标,作为信用乡(镇、街道)、村(社区)评定的重要依据。在评定中,先由社区农贷协管员按户进行信息采集,社区与小区根据资料进行评级,资料通过银行审定后,将农户划分为四个信用等级,再按信用给农户不同额度的银行授信。浏阳农商行董事长罗成林说,因为信用环境好,现在的信贷员人均可以管理400个客户。
而在刘雨文党总支书记工作的大瑶镇汇丰社区,每个小区有3个干部,除信息采集外,他们还会以诚信榜样大会等形式做宣传,农户在社区的情况也会及时反映到银行,现在汇丰社区40%多的贷款户信用都是“特级”。
社会诚信体系的根基:农村信用建设
在湖南和河南等地的村镇,政府与银行等政府部门协同,集体信用影响个人(农户)在银行的授信,结合了每个人(农户)的切身利益和发展;干部考核要看辖区信用,影响官员“政绩”,其结果,也势必推动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类似浏阳“四位一体”的做法并不鲜见。
如,河南中牟郑银村镇银行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兼任部分村庄村支部副书记,当起了真正的农民,“三农服务”客户经理分片包村,评选信用村,集中授信,一些贫困村脱贫致富。信用村建设起到了示范效应,在全镇树立了“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要想富,先当‘文明信用户’”的观念深入人心。
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结合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开展征信知识下乡,持续开展“信用村”、“信用市场”创建和“信用户”评定工作,为“信用户”提供利率优惠和优先放款等增值服务,引导农户增强诚信意识,与政府、监管部门共同培育农村信用文化,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培育客户诚信意识,成功控制了信用风险。
江苏省象山县农信联社2009年起建立“村民集团授信”,通过“村评议小组+村支农联络员+农信社”服务模式,农村信用社贷款资金打包由“信用村”村民自行管理,村民凭借村委会的“村民贷款推荐书”就能贷款,并可享受农信社利率优惠、手续简便、额度保证等绿色直通车服务,迄今无一例贷款违约发生。
在浏阳农商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实践中,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被嵌入到银行信贷、农村农户发展,甚至干部考核体系,使之成为一个促进人的守信品质相互影响的链条,进而形成与当地经济环境的互动:越诚信的村民贷款越容易,诚信的村镇也就越富裕,当地银行也就有更大的愿意和资金支持当地经济建设,而“老赖”,因为影响集体信用必然受到孤立,“不诚信”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