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养心殿珍宝9月“摆驾”首博1890件文物首出宫
今年9月至2017年2月,故宫养心殿内1890件珍宝将首次出宫,“摆驾”首都博物馆。
去年起,承载着清朝10位皇帝起居、“垂帘听政”等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养心殿,启动了百年来首次大修。预计到2020年,这座宫殿将再度开放。
养心殿坐落在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是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这座宫殿分前后殿,中间以穿堂相连。西暖阁隔出了一间小屋,是鼎鼎大名的三希堂,乾隆皇帝在这里赏宝;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每年行开笔式的地方,慈禧太后在暖阁垂帘听政。
启动修缮前,养心殿基本保持晚清时状态,除了地毯、铺盖等是复制的,其余摆设都是真品。由于一直是原状陈列,很多文物从未入过库房。
随着养心殿闭门大修,陈设殿内的1890件文物,包括雍正御笔的“中正仁和”匾等木器、铜器和玉器等将移到首都博物馆展出。展览将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与陈设,按建筑功能划分,并借助场景复原、模型和多媒体等手段,再现养心殿蕴含的政治、历史、文化与艺术。
其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养心殿曾经进行过一次日常维护。主要是更换了一些碎瓦和抱厦的雨水管,挖补了地面。当时,彩绘等并未被处理。
而这一次大修,养心殿将成为全国文物修缮界的新样板。故宫计划借助此项目,开辟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建立工匠招募、考核与培训机制,建立官式古建筑修复材料供应基地,制定材料性能标准,为挽救濒临消亡的古建筑营造工艺、装修工艺以及文物修复工艺作出贡献。同时,古建筑“八大作”,即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的匠师培养机制计划也同步启动。
“古建筑大修忌讳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很多事儿需要靠天干活儿。如果规定严格工期,有时候只能借助一些现代材料才能保证。”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李永革直言,此次修缮是一种回归,大修不受工期影响要求,完全顺其自然,以满足古建施工的合理周期。
另外,即便大修完成后,三希堂也不具备开放条件。故宫将通过数字化的体验方式,再造面积仅8平方米的“三希堂”。观众可以效仿乾隆皇帝,“拿”起虚拟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赏玩。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