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马怎么“跑”嘉宾这么说
转眼间兰马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这个让世界认识兰州的赛事可以说已经度过了它的青春期,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兰马的主要任务将是在不断提升赛事水平的同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相关嘉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今后兰马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多元化的构想。
王登渤:兰州马拉松应该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作为2014年和2015年的兰州马拉松解说嘉宾,王登渤更多的是通过伴随运动员行进的脚步,来介绍兰州的历史、人文、景观,通过摄像机的一个个镜头,把兰州市容以外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民俗民情向世界展示出来,“我们想要告诉大家,兰州美丽的街景之后,有更多的传奇和故事。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个载体,给兰州马拉松注入一种文化内涵。”
王登渤告诉记者,一些故事讲出来以后很多人都在问他是真的还是假的,他则告诉对方是真的,百分之百都是真的。就像“粟特人文书”,听起来很有意思,又和兰州紧密相联,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让人们更能够了解兰州的历史文化。
在王登渤看来,经过6年的连续举办,兰马的参与度在不断的提高,人们享受比赛过程的感觉也越来越浓烈。对于兰州这样一座西部城市来说,需要通过兰马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对兰州市民来讲他们需要有这样的活动,来凝聚大家,更多的是激发大家对这项运动的参与和享受,毕竟现在兰马的竞技体育色彩正在逐渐变淡,而享受比赛过程的参与感则越来越强,这对人们都市生活的调剂和丰富更有作用。
“在组织方面,我们的马拉松文化味道越来越浓烈,政府在围绕兰马的过程中,也在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更加立体化,全方位的来为这项运动注入一些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内涵的注入,来呈现城市的品格。使得人们在享受比赛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有效的疏导人们的情绪和状态。”
对于未来的兰马,王登渤认为,应该多层次的去开掘兰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兰州这座城市深层的东西还应该更好的去发现。就活动的本身来言就是两个多小时跑步,一个竞技的过程,而现在的人们对谁当冠军、能不能破纪录,已经很淡了。让更多人认识这座城市才是关键,这种认识则需要立体的、有深度的,有质感的去认识它。
王登渤现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二级编剧。著有话剧《马背菩提》,歌剧《牡丹月里来》,秦腔《飞将军李广》,电视剧《生命树》、《春风又绿玉门关》等。曾两次担任兰州马拉松解说嘉宾。
岳逢春:兰马给市民释放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
作为前5届兰马的参与者,岳逢春认为,兰州马拉松有着很多其他城市马拉松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兰马的赛道是得天独厚,甚至是独一无二的,选手们围着黄河两岸,永远有一个侧面在河边,这样局部的气温、湿度都非常适合跑马拉松,这更适合运动员跑出好的成绩。
而兰州市民对于兰马的参与度、热情度之高也要超出其他很多城市。兰州人对于家乡的热爱,都附着在兰马的比赛中,这一点通过整个比赛都能完完整整的展现出来。“总体的舆论来说,绝大部分的兰州人都支持跑马拉松。2011年,我第一次主持马拉松,不但兰州市民的参赛秩序和精神风貌都非常整齐,所有的观众也向世界展示我们兰州人的美好习惯。兰州市民对马拉松的大力支持和充分理解,反过来马拉松又给市民一个狂欢的节日。这种淳朴、美好的品格,也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岳逢春说道。
兰马已经举办了6届,在岳逢春看来,每一年的组织,都在不断地精进,活动越来越有序。“组织有序、安全顺利”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悉心部署和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而今年的比赛,绝大部分的参赛运动员更是把兰马当作一个狂欢节日。“大家服装五彩缤纷,装扮成各种角色,不是为了争夺奖金,而是要参与其中释放自我,展示自我的,也让世界看到了开放的、活力四射的兰州。”
岳逢春曾任兰州市文联副主席,曾5次参与兰州马拉松比赛,3次担任比赛解说嘉宾。□兰州日报记者耿睿李超